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黄巾军大起义,虽然没有能够成功,但却着实搅乱了中枢地方,也给众多小人物以纵横展现的舞台。在小说的前两回,后来三国的创建者们就都悉数登场亮相了。

刘备、曹操、孙坚各有各的英勇善战。

刘备是主角,他虽然身份最低(平民),但血统却是最为高贵。他是“汉室宗亲”,当朝皇帝的本家。刘备特别以此为荣为骄傲,逢人就说起,差不多是个人都知道了。

在与黄巾军作战的过程中,他也有勇有谋,带着新结识的两位兄弟奋勇杀敌,得到了好几位长官的欣赏,为他报功请赏。

无奈,因为没有送礼(不知道是不懂还是不愿),刘备等了很久也不给封官。最终,还是借助于正直官员的劝谏、宦官们的恐惧,才得到了一个“安喜县县尉”之职,算是一脚迈入了体制内。

孙坚是吴郡人,自称是孙武的后代。虽然他的血统不如刘备,但他比刘备出道早。孙坚17岁时,跟父亲去钱塘,遇到有十多个贼人抢劫商人财物,就见义勇为、大声呼喊,直接将强盗吓跑了。如此勇气胆略,赢得交口称赞。于是在郡守的推荐下,孙坚当上了校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他又参与了几次平定小规模叛乱,然后当上了县丞。这次带领精兵一千五百人参战,在攻打宛城时,孙坚表现亦是十分亮眼,他率先登城,立下大功。已经在官场浸淫过几年的孙坚,当然比刘备活泛。领导报上功劳后,他可没有傻等着,而是马上就送礼托人,很快被授予了别郡司马一职,高高兴兴上任去了。

如果说,刘备和孙坚都是凭着个人奋斗才崭露头角,曹操却是世家子弟、出身显赫的官三代。

曹操虽然也自称是名门之后——汉初名臣曹参之后,但实际上,他并不是曹家的血脉。曹操的父亲叫曹嵩,本来姓夏侯,但被大宦官曹腾收养为子,因此改姓曹。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他们把持朝政、废立皇帝,残酷迫害官僚集团,名声很是糟糕。这样出身的曹操,并不怎么被士大夫看得起。可看不起又如何呢?人家曹家有权有势,在曹操20岁时,他就举孝廉,当上了“洛阳北部尉”(大约是洛阳市某区的区长)——那时候的洛阳不是现在的洛阳,而是国家首都。黄巾起义时,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统兵五千与之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你看,血统这玩意,虽然看起来挺重要,但也是有保质期有时效性的。刘备的血统固然最高贵,但实在是太遥远了,“汉室宗亲”说起来备受尊重,但也就是那么一说;宦官出身固然不怎么光彩,但权势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的利益远比高贵的血统更值钱。

黄巾起义失败之后,没有送礼的刘备等了好久才当上了安喜县县尉。这是刘备获得的第一个官职,他满心喜悦地赴任,勤勉努力地工作,“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刘备获得了县中父老的认可,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不久,上级领导“督邮”来检查工作来了。

督邮没有名字,他也不需要名字,他是那个时代众多贪婪暴戾的下层官员的代表。

虽然刘备一如既往地谦恭有礼,虽然刘备早早报出自己“汉室宗亲”的高贵血统,但人家督邮根本不搭理,各种挑剔责备。深谙官场潜规则的县吏告诉刘备,他这是向您索贿呢,您给他送点礼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刘备坚决不送礼,他表示,我爱民如子,秋毫无犯,没钱送礼......

督邮很生气,于是迁怒于县吏,激怒了张飞,他将督邮暴打了一顿——无论什么理由,什么时代,直接殴打上官,都是大罪。刘备这只当了四个月的县尉也当不下去了,刘关张三人只能逃往他乡藏匿,刘备的第一次谋职失败了……

好在这不是一个承平时代,很快就又有了属于英雄的舞台。

混乱的朝政、贪婪的地方官员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起义民变。有本事又会送礼的孙坚再次出马,平定了江夏起义,被授予长沙太守、乌程侯——已经成为封疆大吏了。

刘备也参与了对渔阳起义的战斗,再一次立下战功。朝廷赦免了他鞭打督邮之罪,在老同学公孙瓒的力荐下,刘备成为了平原县令。虽然官职依旧低微,但总算成为一县主官,有钱有粮,气象不一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的万里长征,终于走出了第一步,刘关张们可以在这里歇歇脚,读读书,喝喝酒,操练一下士卒,等待机遇了。

辛苦努力的孙坚和刘备都有了地盘,原本出身更高的曹操呢?

曹操根本不需要送礼,没人敢忽视他的功劳;曹操其实也不需要太努力,也没有“督邮”之类的上级敢来为难他。

但曹操依旧特别努力,短短几年,他已经当上了掌管禁军的典军校尉,主动被动地参与了一场场阴谋政变,见证了一幕幕翻云覆雨、血腥残酷的朝堂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