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到中招季,家长群里总是格外热闹。大家伙儿一边忙着吃瓜开放日上碰到的新鲜事,一边热心分享学校透露出的重要信息。

这不,人大附中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布了一连串的好消息:

  • 2024校本部普高总计划增加14人,都安排在海淀。其中校额到校增加8人集团直升增加6人,增幅为60%。据了解,2023人大附中本部普高招生计划为849人(统招633、校额到校191、市级统筹一25)。

  • 集团直升校新增了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办学起点高位且高配,在海淀北部迅速崛起并引人注目的的人航,此次又迎来超级利好。据了解,之前已纳入人大附中集团直升的学校包括:人大附中第二分校、人大附中翠微学校、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人大附中朝阳学校。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为止,已有多所学校今年的中招计划发生调整,看似不起眼却暗藏玄机。京教君提醒中小学家长及时掌握信息差,尤其关注以下三条可以进入优质高中的升学赛道。

集团直升计划增加

提前批录取!预计统招录取分会降低

有人把今年称为集团直升元年,因为集团直升首次纳入提前批录取。从目前了解的信息来看,东城的头部学校171中(计划数40)和5中(计划数40),西城的头部学校北京师大二附中(计划数60),今年都新增了集团直升。除此之外,去年有集团直升的学校,大概率今年还会有,而且录取会进入提前批。

京教君根据热心家长分享,整理出部分名校直升计划数:

东城:
171中学:40
五中:40

西城:
北京师大二附中:60
北京师大附中:20

朝阳:
北京中学:90
八十中:40
清华附中朝阳学校:45
陈经纶中学:135(包含贯通班)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最终选拔人朝70人,人朝分10人,人朝分东坝7人

可以说,集团直升是今年中招一大新看点。未来会有更多学校被纳入名校集团,也会有更多名校出台直升计划。2024年可能不是所有的高中教育集团校都有直升计划,每个区会选择部分集团校进行试点,2025年再逐步全面推行。

专业人士表示,考虑到今年集团直升增加了名额,且采取集团直升在提前批录取,预测今年统招线有可能比去年降低。以人大附中为例。该校过去两年在海淀区的统招线在900名左右,建议今年海淀区中考1200名以内的考生都可以选择报考人大附中。

值得关注的是,新增集团直升有可能会影响其他招生计划。比如171中和五中,都新增了40人的集团直升,并且中招总计划增加了。但与此同时,统招都减少26人,校额到校都减少9人。

再次强调,集团直升和贯通培养是大方向,降低家长和孩子的升学焦虑是主旋律,未来校际间的差距将会逐步缩小。集团校的孩子有机会去本部游学,遇见更多的好老师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在升学阶段则可以竞争集团内直升名额,直接缓解中考升学压力。也就是说,只要进了名校教育集团,就意味着孩子未来发展的天花板可能会无限高,大多数家长甚至不必纠结孩子进的是本校还是分校。

所以,小学和初中不要过度放大名校效应。教育是个长线规划,如果小升初功利性地让孩子拿着各种荣誉和奖项敲开名校大门,那么拼命“鸡娃”的下场,很有可能就是过早消耗掉孩子的元气、好奇心和内驱力。

高中校额到校计划有增有减

近日,多所学校在做客广播直播间或在开放日宣讲中公布了校额到校计划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目前公布了校额到校数据的学校看,部分优质高中校额到校计划有所减少,部分优质高中校额到校计划有所增加,总计划数保持稳定并略有上升。预计全部计划出来后,北京各区校额到校总数也不会出现大幅的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明年是“全员享受校额到校”第一年,这意味着所有初中均享有校额到校资格。可以预见,明年各所优质校的校额到校计划将会发生调整,并直接影响明年的中招局势。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没有加入集团校的中学来说,家长需要格外关注校额到校计划的变化。尤其是普校的校额到校名额相对较多,竞争烈度也相对较小,建议普娃重点关注。

特长生计划扩招

中小学家长除了盯紧集团化办学这条线,关注校额到校计划数的增减情况,留意各所高中特长生招生方向以及计划数,也是必做的功课之一。

随着一系列中招计划的发布,今年特长生招生的两个重大变化浮出水面:

  • 东西海之间不再锁区,可以互相跨区招生

  • 多所学校特长生计划数超过上一年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特长生计划增加的有如下学校:

北京四中:体育20(城区16,郊区4),去年体育19。

北师大实验:总计划72,去年总计划43。其中,科技人数14人不变,面向西城;体育29(城区24,郊区5),去年体育11;艺术29(城区24,郊区5),去年艺术18。

北京八中:科技12(城区10,郊区2),去年科技11;艺术24(城区20,郊区4),去年艺术19;体育24(城区20,郊区4),去年体育19。

北京师大二附中:科技13(城区11,郊区2),去年科技12;体育17(城区12,郊区5),去年体育15;艺术12人(仅限西城区),去年艺术4。

北京师大附中:科技10人不变(城区8,郊区2);艺术21人不变(城区17,郊区4);体育21(西城),去年体育15。

三十五中:科技10不变(西城),艺术24不变(西城),体育24(城区19,郊区5),去年体育15。

十三中:科技8人不变(西城),新增体育特长生计划16(手球、西城)

十四中:科技9(西城),去年科技6。

十五中:科技9(西城4,城区(不含西城)3,郊区2),去年科技4;艺术16(西城),去年艺术8。

十一学校:新增科技16,艺术10

人大附中:艺术35,科技23(去年艺术33、科技22)

清华附中:美术24(去年20)

育英学校:艺术10(去年8)

理工附中:科技10,艺术20(去年科技9,艺术15)

交大附中:科技11,艺术23(去年科技10,艺术20)

二十中:体育19(去年14)

可以预见,北京未来将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培育一批优质特色高中,同时支持适当增加特长生计划,为更多学有特长的学生提供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机会。

最后提醒一句,中考有的是机会,小升初的家长和学生不要过度焦虑。只要提前与目标高中的招生要求和计划对标,在初中按部就班好好提升自己,中考完全可以通过集团直升、校额到校、特长生计划等多种方式进入顶尖高中。

编辑|京教君

素材|教育面对面RBC、太星初升高、京城教育圈等,由京城教育圈进行整理及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直播预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推荐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