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这个号的客官们 ♥ 都变得更美 更好了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武汉旅行,你有时会感觉这座城市的食物对游客不那么友好——例如那道以牛蛙为食材的名菜"辣得跳”,一口入喉确实能让人辣得“哇哇”跳。武汉的味道与它的川湘邻居不同,既不会麻到梦醒时分,也不至于辣到隔日清晨。武汉的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直来直去让人过瘾,就好像武汉人的性情。

但武汉菜又不可凭一个辣字以偏概全-—坐落在江汉平原东边的武汉,有着物产丰富的天生骄傲,在承载鄂菜江湖气息的同时,又将独特的码头文化融入其中,造就了最难以讲清的庞杂滋味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招牌早餐:热干面、豆皮、汤包

武汉人的清晨往往从一碗热干面开启。无论炎夏寒冬,或是阴雨艳阳,他们都习惯于从熟识的摊档获得一份用纸碗盛装的面条,淋上理所当然是辣味的深色浓稠的芝麻酱汁,一边走向地铁或公交车站,一边将热气腾腾的千拌面卷入喉咙——尽管这种看似黑暗料理的早餐相当美味,但常让初来乍到的旅行者们膛目结舌。

对于武汉最有名气的热干面老字号连锁品牌 “蔡林记”,当地人却不以为然,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钟情的面店。那些小店就藏在街头巷尾的小铺子里,这是放任四海皆准的城市寻味准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蔡林记”热干面齐名的武汉小吃店是“老通城”三鲜豆皮和“四季美” 汤包。最出名的武汉豆皮是三鲜馅料的:鲜肉、鲜蛋、鲜虾缺一不可,鲜菇、鲜笋和青豆也是标配。无论是户部巷这样的游客美食巷还是当地人流连的吉庆街,随处都能找得到架着大锅煎制豆皮的店面。但大多数豆皮都是“精简版”:糯米占了馅料的空间,外皮也软榻无力。那些严格遵循传统、一丝不苟制作的武汉豆皮,除了能在名片品牌“老通城”吃到外,就只有武汉人自己才能找得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汤包则是武汉保存并沿袭江南风味早餐的成功案例。“四季美”的寓意美好至极——在这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食提供,它将中国南方普遍流行的汤包发扬光大,应时制作的蟹黄汤包和虾仁汤包常常迎来当地人的排队购买,尽管它已是一家随处可见的连锁品牌店了。

从热干面到豆皮再到汤包,你可以看到武汉人在早餐上的用心和创新,也可以看到他们的保留和传承。正如长江和汉江交汇处的分界线,既融合一统,又泾渭分明,但最终是让人足以骄傲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地取材:武昌鱼、莲藕、卤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盛名在外的武昌鱼因为毛泽东的诗向而广受欢迎。武昌鱼本身仅是一种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附属湖泊的淡水鱼,在名诗的推动力令“吃武昌鱼”成为武汉旅行的必要环节。而经过岁月的变迁,大部分餐厅中提供的“武昌鱼”,已经变成了“武昌所出产的鱼”---概念不同,但是味道一样好吃。在包括户部巷和吉庆街在内的美食街,你可以很容易找到供应这道菜的餐厅。烹饪方法通常有清蒸和辣烤两种,搭配武汉特有的“卤制品”,滋味丰富口味绝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卤水鸭脖这个最具标志性的城市美食名片,武汉足以依靠“卤制品”风靡中国。中国人是习惯于吃动物的“边角部位”的,武汉人更是将之生化,鸭脖、鸡脚或是牛胃,经过“卤水”的熬煮后,将香料的味道完全吸收,去掉了食材本身的“不悦感”,成为一绝。

地处九省通衢、身为鱼米之乡的武汉,自然也懂得时令。各地新近出产的嫩美食材通过便捷的水路汇聚在这里,与本土鲜货共同烹制,是武汉餐桌上的融合之道。4月底5月初,温润的夏日即将到来,藕带就被不间断地送进武汉的饭馆里一—这种被《本草纲目》记述为“藕丝菜”的珍馐是湖北人的最爱。武汉厨师对待鲜嫩如水果冻的藕带素来不薄:要用现剥的活虾来炒,辅以青红辣椒段和泡椒入味,说来简单实则匠心独运。这样的一盘时令佳品,汇聚了微辣、酸、 咸,又毫不抹杀藕带本身的甜和虾仁本身的鲜,五味融合尽在一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龙虾季

5月,小龙虾开始大规模上市,到武汉吃小龙虾正当其时。无论是麻辣、清蒸,还是蒜蓉、卤制,各种口味均可寻到。有些店铺会营业到凌晨3、4点钟,让“虾客”尽兴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好吃佬”养成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武汉:“好吃佬”养成记~

接受预定,当天下单,

第二天快递到家,

好吃又美味,价格美丽!

愿所有的等待

终将变成美好的遇见

2024,用记录触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