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麒 通讯员 梁宁

掌上咸宁报道

5月17日,记者走进位于嘉鱼县新街镇马鞍山村的嘉鱼金龙生态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只见昔日的油菜花海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上面结满了累累硕果,在清风的吹拂下,油菜荚翻涌着浅黄色的波浪,田埂旁3台收割机蓄势待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今天总共调运了十余台收割机过来帮忙采收油菜。”基地负责人刘涛说,除了眼前的3台,剩下的收割机已被分配于基地的其余地块上。

“开始收割。”随着一声令下,收割机火力全开、默契配合着,在油菜田里来回穿梭,一株株成熟的油菜成片倒下,打碎的秸秆从收割机尾部喷洒还田,而收割后的油菜荚则实现了籽荚分离,贮存在收割机内部,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

“同时,我们还雇佣了十几个工人,专门用于收割不便于机械采收的边角。”刘涛表示,基地的油菜采收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趁着最近几天天气晴好,要抓紧时间采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一会功夫,收割机内便贮存满了油菜籽,在转移至运输车内后,又投入到繁忙的收割工作中。

“采收完成的油菜籽,企业的收购商会直接拉走。”马鞍山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刘锐介绍,现在,种植户与相关企业直接对接,收购商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收购种植户的农产品,这样既减少了中间环节,让种植户得到了实惠,也让企业节约了成本,一举两得。

据了解,嘉鱼金龙生态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拥有粮食产区、蔬菜产区、水产养殖三个种养殖基地,已形成种养植一体化循环农业经营模式。

近年来,新街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积极发动村集体、种植大户以及合作社等多方力量种植特色农业,激活土地“沉睡资源”,为周边农户开辟了增收的新途径,也为特色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注入了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责编: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