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东部战区发布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岛周边,开展名为“联合利剑-2024A”的大规模联合演训。

此次军演最大限度贴近了“收台”的实战化要求,随时为未来可能爆发的台海冲突做着准备。这有力回应了台湾地区新领导人近日的“台独”言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东部战区公众号)

不仅包围了台岛的四面八方,还首次增加了金门、马祖等离岛,从而达到切割离岛,包围本岛,范围之大、力度之空前、速度之快,此举意味深长。

若封锁台湾的航运、贸易和空中通道,岛内的重要资源,如石油和天然气等,将会被立即切断。对外向型经济的台岛来说,恐怕不用对“台独分子”的关门打狗,也让其恐慌自乱。

“封岛”演习

本次军演东部战区首次提到“岛链内外一体联动”,不光封困“台独”分子,还要将火力打击从台岛及其周边向台岛东部、西太平洋深处的第一甚至第二“岛链”扩展,阻止外部势力干涉。

这无疑对是对美方提出的“第一、第二岛链”一说强有力的回击。

此举也解释了台湾地区新任最高领导人赖清德在“5.20”讲话中大肆宣扬所谓“主权独立”“两岸互不隶属”“台湾住民自决”“主权论”等分裂谬论言论之后,为何大陆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保持了相对的沉默。很显然,这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赖清德也必将为他的言论付出代价。

此次军演展示了解放军封锁台湾的能力,同时,台湾在这场军演中的表现也暴露出了其弱点,即在全面封锁下的脆弱性。台湾岛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一旦被封锁,将立即成为一座孤岛。

这并不是妄自猜测,早在2022年“海空封锁台湾岛”时,台湾《工商时报》便发文称,“海空封锁三天!天然气运补亮红灯”。

在2022年8月进行的台湾周边六个海空域的军事演习中,台湾媒体当时报道指出,解放军的演习实质上是对台湾的封锁,为期三天。台湾经济部门的数据表明,尽管台湾的石油储备可以支撑超过100天,但天然气储备却仅够使用10天。

“封航”压制

台湾海峡,作为全球航运的重要枢纽之一,承担着连接中国、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与西方市场的重任。而对于台湾地区来说,航运更是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一旦被封锁,将给台湾地区带来沉重的经济打击。

台湾的航运业在全球航运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影响力可见一斑。以2023年为例,台湾三大航运企业——长荣海运、阳明海运和万海航运的业绩报告充分展示了航运业对台湾地区经济的贡献。

(图源:长荣海运官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长荣海运官网)

长荣海运年营业收入约2767亿元新台币(约合89亿美元),阳明海运年营业收入约1406亿元新台币(约合45亿美元),万海航运年营业收入约为1002亿元新台币(约合32亿美元)。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彰显出台湾航运业的雄厚实力。

然而,一旦台湾海峡被封锁,这一切都将瞬间改变。航运业的瘫痪将直接影响到台湾地区的对外贸易,进而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巨大冲击。产业链的断裂、就业岗位的减少、财政收入的下降……种种负面影响将接踵而至。可以说,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台湾海峡不仅是全球航运的关键节点,也是连接海峡两岸的主要贸易通道。以2020年6月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为例,该协议自实施以来,对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增进台湾地区产业利益及民众福祉起到了积极作用。

“封空”压制

在产业合作方面,台湾地区的许多产业,如电子信息、半导体等,与大陆的产业链紧密相连。而台湾半导体、芯片出口高度依赖空运物流支撑。

台湾岛上拥有众多机场,包括4座国际机场、13座国内机场,以及若干军用机场和飞行场。这些设施为台湾提供了重要的运输、支援和作战能力,同时也成为解放军在必要时可能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台湾海峡局势发生变化时,解放军对台湾机场实施断空压制将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台岛东部海空域在此次军演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了在该区域进行有效的演习,解放军舰机需要依赖航母平台的支援。山东舰或辽宁舰编队极有可能被纳入这次军事演习中,以提供必要的空中和海上支持。

实施封空压制不仅能显著削弱台湾的空中战斗能力,确保解放军在冲突中取得空中优势,这一点在现代战争中尤为关键,它往往能决定战争的最终结果;此外,断空压制还能干扰台湾军队的调动和支援,使其难以集结有效作战力量,从而减少解放军在地面作战时所面临的抵抗。同时,这种压制还可能削弱台湾的后勤补给能力,影响其持久作战的能力。

一旦解放军对台湾实施封锁,台湾的航运和空运将迅速陷入瘫痪,对于一个依赖海上和空中运输的岛屿经济体来说,这将是极为严重的打击。

作者:茂茂 李宇

责编:青花鱼

审核:何时何地

声明:如图片侵权,请留言告知,我们妥善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