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3日,很平常的一天。

加拿大,一户普通的四口之家,卢彩容在等丈夫回家吃饭,丈夫蒋国兵却打电话告诉她,不用等,他不回去吃了。

卢彩容准备好饭菜,喊14岁的儿子和2岁的女儿吃过晚饭,早早睡去。

凌晨4点,门外传来敲门声,卢彩容以为是晚归的丈夫,岂料开门后,站在门外的居然是几个警察。

心里一惊,有不祥的预感,果然,警察告诉她,蒋国兵自杀了。

刚才还与自己通话的丈夫,此刻却躺在立交桥路边,浑身湿透,脸色铁青,双眼紧闭...

新闻一出,国内很多媒体争相报道,引起热议,这件事为什么受到这么高的关注度呢?

蒋国兵不仅是湖南省高考状元,还是清华大学研究生以及最年轻的副教授,曾获得美国和加拿大双博士学位的高级人才。

2001年,蒋国兵放弃清华大学给的优厚待遇,举家前往加拿大,5年后却传来自杀的消息。

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选择自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蒋国兵出生在湖北省天门市马弯镇,父亲是小学校长,母亲是卫生院职工,家庭条件很不错。

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从小就知道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学习格外认真。

那时的学校格外重视素质教育,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学特长,蒋国兵喜欢拉二胡,同一年,他被马湾中学文艺班破格录取。

蒋国兵个子不高,手臂却很长,经常能看到他在学校组织的汇演上拉二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会拉二胡,他成绩也名列前茅。

当时恰逢特殊时期,学校基本不教文化知识,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很多同学们为了应对高考,必须把4年学完的知识压缩到一年学完。

大家基础都很差、底子很虚,纷纷叫苦连天,但蒋国兵表现得却游刃有余。

他发明了著名的“水桶精神”,夏夜苦读的时候为防蚊虫叮咬,干脆穿起长裤长褂,把双脚放在盛了水的木桶中。

别的同学最头痛物理,蒋国兵物理成绩却很优秀,当时教他物理的是一位姓鲁的老师,有些题目吃不太准,都要放下身段找他讨教。

那一年蒋国兵还获得全荆州市物理竞赛第一名,大家都对天赋异禀的蒋国兵抱着很大希望。

1978年,蒋国兵不负众望,以401分的高考成绩,成为当时的湖北省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

整个马弯镇都沸腾了,大家奔走相告,蒋国兵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人。

从那时起,蒋国兵就活在了高光之下,在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看来,他的人生充满希望,未来有着无限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清华大学的蒋国兵,攻读物理学专业。

即使在人才济济的清华大学,他依然是班里的佼佼者,在班里是班长,也是武术队的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同学眼里,他热爱学习,肯吃苦,很喜欢阅读、写作和哲学,有些较真,不过这点大家都很理解,一般学习成绩好的人,都有较真的“毛病”。

本科毕业后,蒋国兵继续留在清华攻读研究生,考入研究生不久,获评为副教授,这一年他才31岁,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

班里有个姓卢的同学,两人是同乡,因此两人走得很近,空闲时候,蒋经常去他家里玩,这位同学有个表妹,叫卢彩荣,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之间摩擦出火花。

结婚没多久,蒋国兵就被派到美国普渡大学公费留学,学成回国时,蒋国兵志得意满,决定在清华研究院大展拳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妻子卢彩荣却提出想要移民加拿大,两人为此发生激烈争吵,蒋国兵在一怒之下,撕了移民填写表。

最后的结果是,妻子独身前往加拿大,蒋国兵则回到清华大学核能研究院。

蒋国兵是个家庭观念极强的人,夫妻两人分居半年,彼时儿子年纪尚小,他想要儿子有个健全的成长环境,也想一家团聚。

蒋国兵做出妥协,半年后决定放弃清华给的优厚待遇,前往加拿大与家人团聚。

为此,妻子还专门去有关机构补办了一张移民填写表,2001年4月,蒋国兵以移民身份到达加拿大。

怎么也没想到,这张移民填写表,竟然断送了蒋国兵的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年前,大家总把出国留学看成一件很厉害的事,谁要是能定居国外,全家都跟着沾光,蒋国兵也不例外,他出国的消息在迅速传回马湾镇。

父母特意打来电话,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村里人都说,祖坟上冒青烟,才出了个这么有出息的孩子。

儿子有出息,也给家里人脸上贴金,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儿子去了加拿大,会是怎样的窘迫。

到了加拿大,蒋国兵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找不到适合他专业的工作。

核物理学,这个在国内特别紧缺的专业,到了加拿大却一点用没有,因为加拿大是一个没有核武器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有满腔学识,却毫无用武之地,蒋国兵一次次地投递简历,一次次的石沉大海,甚至连封拒绝信也没收到。

求职的多次失败,一点点啃噬他原有的满腔激情,自己在中国是紧缺人才,天子骄子,到了加拿大却是“废柴”一个,啥用没有。

正苦恼之际,妻子怀孕了,并且还患上甲亢,一边养胎一边治疗,为了照顾家里,妻子在一家服装厂做兼职会计,收入微薄。

如果蒋国兵还找不到工作,全家的一日三餐都很难为继,万般无奈,他选择了一份油漆工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工作没有什么入行门槛,也没有技术含量,唯一需要的就是力气。

每天天蒙蒙亮,蒋国兵穿着一身不透气的工作服,便出了门,天黑才回来,回来就趴床上,累的饭都吃不进去,然而辛苦工作大半年,才赚了5000加元(2万人民币)。

怀孕的妻子,脾气也不怎么好,因为家庭琐事,身体不舒服而忍不住发脾气。

生活一地鸡毛,灰暗一片。

为了早日摆脱困境,蒋国兵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2002年,他考入了加拿大顶级大学多伦多大学化学博士学位。

本以为有了这个学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没想到,投出去的简历,依然收不到回复,蒋国兵心里失望透顶,却又不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个清华的同学来加拿大,特意去家里做客,两人相谈甚欢,但临别前,蒋国兵却嘱咐同学:

“10年内不要把我的联系方式告诉其他同学。”

这位同学询问原因,得到的解释是想要潜心研究学习,暂时不想与同学联系。

同学听出蒋国兵郁郁不得志,劝其回国发展,他连连摇头。

其实,蒋国兵不是没考虑过回国,但想想出走前,父母喜悦之情,家乡人和同学羡慕的目光,他马上打消了念头。

要么,出人头地,荣归故里,要么,死也要死在加拿大。

女儿的出生,让夫妻二人不得不将买房这件事提上日程。

2006年4月份,蒋国兵拿出全部积蓄,在北约克买了一间面积很小的房子,一家人在加拿大漂泊5年,总算有了落脚处。

然而,随之而来的压力更大了,月月要还房贷,女儿要吃奶粉,儿子要交学费,蒋国兵的话越来越少。

想想昔日的同学,他们曾远不及自己,如今不是在国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已经成为行业权威,最不济也在企业谋得高管职位。

再看看自己,一片漆黑。

2006年7月21日,蒋国兵走在一座立交桥上,他在桥上徘徊很久,期间不忘给妻子打电话,告诉她不用等他吃饭。

凌晨2点,他从立交桥上纵身一跃,跌入无边的海水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儿子自杀的消息,蒋国兵的母亲哭到不能自已,吃不下东西,精神几乎崩溃。

蒋国兵的父亲蒋再堂始终不能相信儿子会自杀,他反复说着:“儿子绝对不会自杀的。他性格开朗,热爱生活,对前途充满信心……”

昔日同学们得知这一噩耗,都觉得很意外,怎么也想不到,曾经那个爱好广泛,性格外向,生活积极的人,居然会自杀!

妻子卢彩容则深感自责,两人结婚后感情很好,如果当初不是自己执意移民加拿大,蒋国兵此时还在清华园里潜心研究,工作稳定,生活安稳……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也从来没有回头路。

作为一个清华学霸,原本可以前途无量,却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到底是为什么呢?

是放不下曾经的光环?是周围人给的期望太高?还是外国的空气格外甜的错觉?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