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各高校陆续发布了2024年招生简章,一些地方公布了多个专项招生计划。

以湖南为例,先后发布了水利特岗、林业特岗、基层医生本土化培养、初中起点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等多个专项招生计划

可以预计,接下来还会陆续发布高中起点免费定向师范生、免费定向医学生等多个专项招生计划。

对比往年来看,今年的专项招生计划比较多,这意味着2024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有众多的选择。

这些专项计划,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带编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不管是各大高校发布的招生计划,还是还是各地的教育部门官方平台发布消息时,往往都用带编制的字眼来吸引网友的关注。

为什么在高考生源人数逐步减少的大背景之下,这种专项招生计划却越来越多了呢?

我认为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

第一,愿意到基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少了。

虽然每年临近毕业生离校的时候,往往都是最难的就业季度。

从新闻报道来看,我国已经连续十多年都是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的趋势。

每一年都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是在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背后,实际上很多基层的岗位报考人并不多,愿意到基层工作的人也不是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这就造成了很多高校毕业生呈现出高不成低不就的这种状态,极大地影响了基层岗位的稳定性。

有的地方甚至在招录公务员的时候,基层岗位都没人报考,最后不得不要靠替补的形式来招录完成。

从这几年各个专项的招生计划来看,绝大多数都是面向特别基层的地方。

不管是基层水利特岗,还是林业特岗,或者是师范生、医学生等等,都是面向基层一线,而且要求的条件非常苛刻。

不仅要求户籍地,还要求长达6年的服务期限,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际上是难以接受的。

如果想要这些人在这里工作的话,那给编制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所以这是造成各种专项招生计划逐年增多的一个根本原因所在。

第二,各地想把最优质的生源留在本省是造成专项造成计划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之下,如果有编制的话,那对考生尤其是对考生家长来说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因为现在考个编制特别难,有的地方招聘一两个岗位,可能有几百上千人去报名,这种竞争压力可想而知是特别大的。

如果参加专项招生计划的话,就可以提前锁定这种编制,那对于考生来说相当于提前吃了个定心丸,那他们显然愿意报考。

因此,各个地方把专项招生计划投放到本省,实际上是有利于把优秀人才留在省内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因为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人才才能更让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来。

因此,这也是各地各高校大力推进专项招生计划的重要原因所在。

总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专项招生计划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当中,我建议2024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可以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专项招生计划上。

毕竟,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专项招生计划的优势都是特别明显的。

当然前提是你要接受能够在基层工作满五六年的时间。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