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5月23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与第20届文博会在深圳联动举办,双星并耀。这是国家级的文化盛事,重磅嘉宾云集,其中一老一少两位文化名人樊锦诗与陈丽君,尤为引人关注。如果用年轻人喜欢造梗的方式,叫她们文化“浪姐”并不为过。她们近年来的走红,乃至今日受邀出席国家级的文化活动这件事本身,颇值得探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樊锦诗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敦煌女儿”,陈丽君是让百年女子越剧出圈的“老公姐”。这两位优秀的女性,还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可以说是文化强国建设的代表性人物。樊锦诗侧重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保护,陈丽君则侧重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二人在社交媒体上都有着很高的关注度,受到Z世代年轻人们的追捧与喜爱。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这话其实反过来说也成立。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国潮”崛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了流行文化。《我在故宫修文物》广受好评,《长安三万里》票房大卖,马面裙的流行……这些都是新时代新文化的表征。近年来这种现象的密集出现,也隐喻着国家的强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到来。樊锦诗陈丽君的名满天下,脱离不了这样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她们带动年轻人,又进一步坚定了国民的文化自信,促进了文化强国建设,二者互为表里。

纵观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汪晖、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等学者在发言中均言及“文化自信”。出席论坛并致辞的一位中央领导所谈体会的第一点,即是增强文化自信,担负文化使命。他说,“要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面对中国田野,表现中国生活,认识现代历史,进一步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有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彪炳史册的文化成果。”这既是对樊锦诗陈丽君们的鼓励,也是鞭策。

该领导还说,要深化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深入实施中华文明全球传播工程,办好用好良渚论坛。有意思的是,今日上午陈丽君与搭档李云霄正是用一曲《梁祝》,惊艳了文博会。陈丽君日前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到,“我所在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建团40年来,从未停止过创新探索。如今剧团不仅突破了才子佳人的传统叙事,把《孔乙己》这样蕴含深刻思想的现代作品搬上了越剧舞台,还创新改编国外作品,将布莱希特戏剧融入中国戏曲。”

樊锦诗今日在发言中也表示,敦煌文化遗产融汇了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元素。最有代表性的,如5世纪上叶的洞窟中绘有希腊爱奥尼亚柱式,是中亚接受了希腊文化后又影响敦煌的结果。她说,“今天,我们挖掘弘扬敦煌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开拓精神、共生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和平共处、交流融合、文明互鉴发挥积极作用”。

顺便说一句,前述中央领导在致辞结尾特别提及,“深圳是一座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城市,文化强国建设论坛在深圳举办,我们深受深圳城市精神的感染”,这可以视为对深圳勇当新时代新文化先锋的期许。而深圳的原创舞剧《咏春》,即将作为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巴黎连演五场,这也必将把深圳的城市精神远扬国际。

作者丨刘立平,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