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编辑 开心瓜子壳

24年前,中国最火的两个女孩都姓“刘”

!她们一个是国民女神刘亦菲,一个是天才学霸刘亦婷。

刘亦菲至今都家喻户晓而刘亦婷却早已销声匿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刘亦婷当年被全国人民奉为“偶像”,

被无数家长推崇,是最早的“别人家的孩子”,

当时年仅18岁的她拿到了顶级学府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一时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她的妈妈还为此出了两本书,传授自己的育儿经验,

这本书的销量在当时达到了200多万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亦婷一夜成名,踏上去美国的飞机时,

记者问她未来的规划,她说“我打算学成后,回来报效祖国!”

那时的她是何等的坚定,如今24年过去了,这个哈佛女孩完成誓言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光明网】【九派新闻】【陕西法制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哈佛女孩一夜爆火,引无数媒体争相报道

1999年,一个爆炸性的新闻突然在四川成都传开:—有个姑娘拿到了哈佛的录取通知书!

不少媒体闻风而动,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他们争相报道的这个奇迹一般的故事,

让刘亦婷这个名字一夜之间火遍全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亦婷出生在四川蓉城,父母都是文化人,母亲还是编辑

,只不过在她出生后不久,这个家庭就破裂了。

父母离婚后,刘亦婷跟母亲相依为命,因为从小就被母亲带在身边,

所以她小小年纪就接触到了很多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母亲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

从刘亦婷2岁那年,刘母就致力于开发女儿的智力,

据她母亲所说,刘亦婷在幼儿时期就比一般孩子要聪明不少。

她觉得女儿是个天才,

所以她早早就让女儿接触了高年级的学科,

不浪费孩子的任何学习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刘亦婷7岁那年,刘亦婷的母亲再婚了

,刘亦婷的这位继父和她母亲的教育理念几乎一致,所以刘亦婷就在这种“双重教育”下长大了。

刘亦婷12岁时在父母的劝导下,选择了成都外语学校,也就是在这里,

刘亦婷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外语姣好,刘亦婷被老师选中到美国交流学习,在美国做交换生期间,

她住在一位美国人家中,还意外结识了一位美国议员拉瑞。

刘亦婷跟他谈话时条理清晰、独树一帜,这赢得了拉瑞的青睐,所以在刘亦婷回国后,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1年,在得知刘亦婷即将高考,拉瑞特地为刘亦婷写了一封推荐信。

高考成绩出来后,刘亦婷的成绩还算不错,之后参加的面试也是相当顺利,

就这样,刘亦婷拿到了哈佛的全额奖学金录取通知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候,能出国留学的孩子非富即贵,所以

一位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能获得哈佛全额奖学金,堪称奇迹。

就这样一份录取通知让刘亦婷这个名字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然而在此事中受益的不是只有刘亦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亦婷妈妈的两本书,成了无数孩子的“童年阴影”

刘亦婷爆火后,其中反应最大的群体就是家长,

比起刘亦婷的成绩,他们更在乎的是刘亦婷的学习方法。

无数家长蜂拥而至想要向刘亦婷的父母“取经”

,刚开始,刘母还很有耐心给家长们讲解,之后一套话要重复上百遍的刘母就厌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

刘母突然嗅到了商机,她把自己的育儿经验和教育方法写了一本书

,这本书就是《哈佛女孩刘亦婷》。

由于刘母本身就是编辑,所以她很快就编写发行了这本书,

这本书一上架就被哄抢一空,销量甚至超过了全球畅销小说《哈利波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那时候在无数家长手里就如同救命稻草,他们把这本书里的所有的话都奉为“箴言”,

还把书中写的方法运用到自家孩子身上。

其中就有

刘母为了培养刘亦婷的毅力,让她手握冰块坚持15分钟

,还有每天让女儿写日记,然后拿给自己看,以此来了解女儿的精神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最离谱的就是“防早恋”方法,据书中所写,

刘母为了防止女儿早恋,不让孩子打扮,跟异性保持距离。

除了行为上,刘母还从语言上对女儿进行教育,每次带着女儿出去,在路上碰到过的乞丐时,她都会告诉女儿,这就是谈恋爱的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的许多孩子都被这样的方法伤害过,这本书一度成为了许多孩子的童年阴影。

然而据统计,这本书因为断货曾加印过很多次,销售量甚至超过了惊天的260万册,

之后刘母还趁热打铁出了《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好奇的网友曾经算过,

刘亦婷的父母靠这两本书,就净赚了一千万元。

刘父刘母靠着本书赚的盆满钵满,刘亦婷也踏上了美国的求学之路,根据媒体报道,

这位哈佛女孩在上飞机前曾说出了一句豪言壮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说“我亲眼目睹了中国经济的落后,我希望用自己的所学,将来报效祖国。”

在这之后,她就消失在了全国人民的视野中,

然而留学时间结束后,这位让全国翘首以盼的“全民明星”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亦婷背弃誓言,放弃国籍

在哈佛求学期间,有她陆陆续续的消息传回国内,

很多都是“报效祖国”一类的话语,她的坚定让每个国人都寄予了厚望。

然而在哈佛毕业后,她竟然没有回国,而是跟随其他同学一起进入了美国企业工作,

还表示自己将留在美国发展,暂时不考虑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事一出,就引起了国内网友的不满,他们抱怨刘亦婷的“崇洋媚外”和“背信弃义”,

虽然嘴上很不满,但是他们内心还是期待着刘亦婷回国发展。

然而刘亦婷终究是辜负了网友的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的第一年,刘亦婷在美国不断更换工作,第二年,

她拿着自己赚来的存款和朋友合作创办了一家公司,

因为社会经验不足,所以这家公司很快就倒闭了。

不服输的她还是选择再次尝试,她四处拉投资、找合伙人,建立了一个跨美投资咨询的公司,

这次因为市场排挤,她的创业再次以失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资失败后,她邂逅了爱情,遇见了一位美国丈夫,并且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为了能在美国更好的发展,刘亦婷还加入了美国籍。

网友爆料,

刘亦婷婚后和丈夫在波士顿居住,并且已经有了个混血宝宝

,生活的十分幸福美满,婚后的刘亦婷不再冒险创业,转战做了投资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刘亦婷已经销声匿迹了很长时间,很少有人再记起她,

但是就在今年的1月28日,有关刘亦婷的一篇文章再次上了热搜。

这篇文章将“哈佛女孩”沦为“普通中产”刻意进行了对比

,通过反差想要告诉读者“鸡汤教育没有用,天才也会归于平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文章经过网友的大肆讨论,最后发现这篇文章完全都是虚假内容,毫无逻辑,在网友的抨击下,这篇文章很快就被删除了。

紧接着2月23日,

一位被“刘亦婷教育”影响了一生的哈佛女孩也发了一篇长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在文章里表示,

自己因为受到刘亦婷的影响也千里迢迢考上了哈佛,

却因为一些原因有了心理创伤,最后辞职和男友定居在了葡萄牙。

文章最后,她还提到了刘亦婷,

她说刘亦婷是个很低调的人,而且财务状况根本不差,

完全不文章中所说的“普通中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网友不明白:

明明刘亦婷事件已经过去了24年,为何还会引起广大网友注意

三联生活周刊 给出了答案:因为社会心态已发生巨大变动,经济上升期那种狂热的“成功学”开始退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不少媒体也跟风报道,表示当年的“哈佛女孩”成功学完全就是一种偏激教育。

但是这种理论早在2004年刘亦婷爆火的时候就有人提出,

新浪教育还发布一篇“刘亦婷进入哈佛的真相”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文章里就已经表明,能进入哈佛的几条通道,刘亦婷并没有做到,

真正让刘亦婷进入哈佛的是那封至关重要的推荐信。

当时不少网友表示:刘亦婷完全就是被“神化”了,那两本关于她的书完全就是在博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7月份,《哈佛女孩刘亦婷》的责任编辑杨葵发言,他在采访中表示,

这本书只是在分享刘母的经验,对于刘亦婷的夸赞并不多,完全不存在“神化”。

除了这本书,杨葵还针对刘亦婷一家做出了评价,

他表示刘亦婷虽然很普通,但是他却有着比常人更机敏的洞察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下来就是,

刘亦婷的成功确实得益于那封推荐信,但是能拿到推荐信,也说明了刘亦婷有着其他引人关注的优点。

总结

虽然刘亦婷选择更好的发展,但是她却始终没有完成自己的誓言,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所以在思想上也会有差异,对于刘亦婷来说,只要她不后悔这个决定就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对于那些曾被刘亦婷影响的孩子来说,他们不仅没有成为刘亦婷,还在童年时期遭到了“刘亦婷教育”的伤害,这些都是让网友进行争议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刘亦婷留在国外的决定,你们怎么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源自:光明网、陕西法制网、九派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