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提升,前往海外旅游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而这些挥舞着钞票到处购买的优质客户更是很多旅行公司心目中最理想的“财神爷

很多国家各显神通地招揽中国游客,希望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然而,却总有一些国家“吃饭砸锅”,像韩国和越南就一边赚着中国游客的钱,一边用中文标语歧视、侮辱中国游客

而最近,尼泊尔这个小国家也贴出了“中文标语”,只是不同于某些国家的恶劣态度,他们的标语内容却十分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吃饭砸锅的“白眼狼”们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开始活跃在世界各地,支撑起了很多国家的旅游市场,然而,一些国家却在一边靠着中国游客赚钱,一边侮辱中国游客

甚至,有些中国游客还因此遭受了无妄之灾。2017年,与中国广西东兴市只有一桥之隔的越南芒街,三位中国公民因为拒绝越南边防人员无理索要的小费而遭到对方的殴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更人气愤的是,这种中国游客在越南遭受不公正对待的事情并非个例,而是频繁发生。由于很多中国游客在异国他乡自觉难以维权,只能自认倒霉的行为更是助长了越南不法分子的嚣张行为。

越南商户对中国客人“坐地起价”,用双重标准要求中国游客额外支付商品数倍的费用,一些店铺甚至公然张贴“中国人不得入内”、“中国人滚出越南”等极具歧视性的标语,引发了中国游客的强烈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报道,2016年时中国游客就已经独占越南旅游业的半壁江山。然而,越南不但没有感激这些为他们带来巨大财富的“财神爷”,反而频频出现各种歧视和欺压事件

在疫情期间,越南的旅游业生意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为了保住自己的基本盘,越南终于意识到中国游客的重要性,企图重新在中国揽客。但是在他们多年的恶名之下,中国游客已经不愿再相信他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无独有偶,与我们比邻相距的韩国也很受中国游客的青睐,然而,伴随着交流的日渐增多,比如韩国自助餐即便没吃饱也不能多取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导致一些中国游客出现了不太恰当行为。

面对文化差异问题,韩国不但没有选择积极处理,反而直接选择将事情和对象扩大化,频繁出现公然歧视中国游客的恶劣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些韩国的公共场所,具有歧视性的中文标语屡见不鲜,诸如“禁止在此排泄垃圾”、“拒绝中国人进入”等标语让不少中国游客既失望又愤怒。

而这种歧视行为在伤害了中国游客的同时,也对韩国的旅游业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在疫情前中国游客曾经高达一年近千万人次的赴韩旅游数额如今已经下降了近30%

热情欢迎的尼泊尔

近期,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位于中印之间的小国尼泊尔也挂上了中文标示,但是他们的内容却热情而友好,引发了很多中国游客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泊尔对中国的友善并不意外,从1956年中尼建交开始,中国已经为尼泊尔提供了上百亿人民币的贷款,还为他们修建了60多座水电站,为当地跨进现代工业化文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而伴随着近些年不断推进的“一带一路”项目,中尼实现了公路、铁路、航空、电网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双方的边境交流不断增多,这块风景优美的宝地自然也就吸引了中国游客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伴随着中国游客的大量到来,尼泊尔的旅游业迅猛增长,知恩图报的他们开始致力于为中国游客创造更加亲切友好的旅游环境,走在尼泊尔的大街上,到处都能看到醒目的中文标示在欢迎中国游客的到来

而且这些标语不是简单的汉译,既有风趣幽默、洋溢着真挚热忱欢迎的“亲,好东西不坑爹”,也有蕴含着当地文化理念的“幸福其实很简单,不如来尼泊尔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除了这些博君一笑的中文标示外,尼泊尔的商户们也用实际行动温暖了很多中国游客的心,他们不但热情接待、微笑服务,还通过自学汉语,亲切地和中国游客攀谈

而在店家的努力之外,尼泊尔政府积极展现自己对中国游客的热烈欢迎,他们通过全方位地推进软硬件建设,通过为中国游客提供增设中文服务、优化无障碍设施等多项服务来提升他们的游玩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数据显示,在尼泊尔各界的努力下,中国赴尼泊尔的游客数量在2019年猛增27%,突破了10万人次,而在疫情结束后,尼泊尔政府更是派专员到中国协商旅游线路的建设。

2023年,中国与尼泊尔之间不但开放了第四个货客双通口岸,两国联合投资的喜马拉雅航空公司(喜航)还恢复开通了从拉萨到加德满都的直飞航线,极大地便利了中国游客到访尼泊尔的旅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尼泊尔的著名景点昌德拉吉里山,不但在景区入口的显眼位置为中国游客提供中文旅游信息和导游服务,还在景区规划开设了一家中餐厅,虽然目前尚未营业,但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游客的欢迎。

这些贴心服务不但让中国游客体验到了物美价廉的尼泊尔之旅,还极大地提升了尼泊尔在中国游客之中的口碑,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被放在显微镜下的中国游客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一部分中国游客存在不文明现象,但他们在国内同样遭受着中国网友的强烈抨击,而且随着中国年轻一代教育水平的提升,这类不文明现象的比例已经大为缩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些在网上屡屡引起巨大争议的涉外事件,也投射出一个有些尴尬又不乏刺痛感的事实——随着中国游客逐渐走向世界,他们在境外的不文明行为,会被各国媒体有意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在十多年前,中国大妈曾经一度是财富的象征,是备受各国媒体追捧的对象,因为只在10天之内就将华尔街放出的上千亿美元黄金全部吃下,粉碎了华尔街巨头做空黄金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不过短短数年,“中国大妈”就被加上引号,成为了人见人嫌的全球“公敌”,被当做没素质的代名词

我们承认确实存在一些缺乏素质的大妈因为不文明行为而招致了人们的反感和憎恶,但这样扩大到整个中国大妈群体的标签化行为,难道就真的合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固然,“中国大妈”的恶劣行为确实经常出现在报道之中,但这样的行为在国内就遭到了大家的抵制,绝非中国乘客的主流表现。

在今年3月16日,MSN荣耀号豪华油轮在上海起航后,一群大爷大妈因为在自助餐疯抢食物,导致很多人在餐厅排起长队,就引发很多游客的不满和广大中国网友的谴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海外网站上,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一些中国的大爷大妈热心帮忙的案例,为什么占比相当的案例,那种更具素质的故事就不能成为中国人的普遍形象这显然不只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美国《纽约时报》在2013年刊登的一篇报道中就表示,“最严厉的批评似乎还是来自中国人。”中国网友对于中国游客在境外的不文明现象的强烈抵制,彰显的是我们对自己的高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因为中国人在海外的不良形象而遭受不公正待遇时,反思自己是否存在问题并没有错,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自己真的存在问题,而不是被其他国家别有用心地挑刺

举一个很早期的例子,曾经中国因为交规和道路管理不够完善,凑够一波人,不管红灯绿灯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当然值得我们反思自己,改正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多年之后,中国的过马路问题已经大多得到纠正,反而是欧美人依旧在延续这种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却使用“中国式过马路”这个形容词,就真的合适吗?

每一位中国游客在踏出国门的那一刻,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境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应当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遭受到那些不公正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些国家一边享受着中国带来的红利,一边却又在诋毁中国人的素养,这样的行为会被我们视为挑衅,引发大家的不满,自然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了。

结语

在中国游客素质普遍提升的今天,某些国家恶意地将少数不文明旅客的行为扩大化为整个中国的形象,因为少数人的不良行为就给中国游客贴标签,显然是不恰当的。

今天受到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中存在行为不当的个体,难道就可以证明读书会使人变坏吗?由此可见,越南和韩国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可理喻。

参考文献

人民网——《尼泊尔积极扩大中国游客市场》2024-02-09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09/c1002-40176236.html

环球网——《中国游客遭越南边防人员暴力殴打致重伤,中方要求严查》2017-02-13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K0r90

新浪财经——《中国游客下跌72%!越南旅游业遭重创,盼与我国合作“揽客”》2020-10-1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528794276570660&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