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所有人物、情节以及事件均为作者的想象创作。如有任何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或地点相似之处,纯属巧合,各位看官请勿对号入座。

文丨趣多多

编辑丨趣多多

老话都说“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可我的这个姑姑,对我来说并不是这样。

那年我和父亲从农村来到城里探亲,无处可去的我们想要在姑姑家借宿一晚,然而被姑姑拒绝。

从姑姑家走出来,父亲心酸无奈,对我说:儿子你要争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爸爸兄妹三个,他是家中的大哥,下面就是我的小叔和姑姑,爸爸比他们两个大很多。

都说长兄如父,爸爸也是这样,大带了小叔和姑姑。

后来小叔和姑姑要上中学了,那时候爷爷奶奶已经岁数大了,走路都不太灵便。

爸爸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决定放弃学业,初中还没读完就出去工作赚钱,为了让家里日子好过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叔脑子灵光,学习特别棒,考上了个有名的大学,后来留在了很远的地方工作,回家的次数少得可怜。

姑姑虽然成绩一般,但爸爸坚决不让她像自己一样没文化,供她读了个大专。

就这样,小叔和姑姑上大学的钱,全是爸爸一人辛苦挣来的。

我跟姑姑特别亲,她比我大十多岁,小时候我就像个小尾巴,整天跟在她后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忆中,每天睁开眼就能看到姑姑的笑脸,我们几乎形影不离。我对姑姑的那份感情,跟对爸妈一样深厚。

后来,姑姑也去上学了,虽然学校离家不远,可每周只能回家一次。

那段日子,我每天都哭鼻子,因为太想姑姑了,就像离不开妈妈一样。

姑姑毕业之后,回到了村里,可相聚的日子并不长。

姑姑人长得漂亮,村里人都说她是“村花”,自然而然地吸引了一大群小伙子围着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傍晚,咱们家门口就像赶集似的,小伙子们排着队等她。

没过多久,姑姑就有了自己的意中人。

02

这个男人是在县城做生意的,他老家其实也是我们村的。

至于他是怎么和我漂亮的姑姑搭上线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说实在的,第一眼看到他,我心里就犯嘀咕:这家伙又高又胖,长相也不出众,感觉和我姑姑站一块儿,真有点儿不搭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过多久,姑姑竟然把他带回了家,给爷爷奶奶看。

我第一个就不乐意,心里直犯堵,对这人喜欢不起来。

可没想到,爷爷奶奶和爸爸对他还挺满意的,说他看起来可靠,家里条件也不错,觉得姑姑嫁过去不会受苦。

很快姑姑的婚礼就办了。

那天,我哭得比谁都厉害,连奶奶都劝不住,邻居们看了都直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姑姑成了县城里的人,住进了楼房。

记得我头一回去姑姑的新家,那楼房高高的,里面的房间干净得能照出人影,地板亮得都能滑冰了。

起初,姑姑还经常回来看看爷爷奶奶,可后来,两位老人相继离开了我们,姑姑回来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有一回,姑姑回家,告诉爸爸说,她老公刘强打算去深圳发展,她也要跟着一起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爸一听,眉头紧锁,担心地说:“那边人生地不熟的,你们行吗?”

姑姑倒是挺有信心,说刘强都安排好了。

结果,这一走,就是好几年,姑姑都没回来过。

我们家的墙上,挂着的还是她几年前的照片,每次看到,心里总免不了空落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那年我只有八岁,日子像是昨天的事儿,却又遥远得像隔了一个世纪。

从那天开始,我的世界里就像少了块拼图,姑姑的笑容、温暖的手,都成了记忆里的影子。

时光荏苒,一晃眼四五年就这么悄悄溜走了。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可故事却在不经意间添了几笔新意。

那天,我在村头的小商店外头瞎转悠,耳朵边突然飘进一句话:“刘强回来了!成了大老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强,那是我姑父的名字,我心里“咯噔”一下,像是被啥东西轻轻撞了一下,瞬间兴奋起来。

我撒开脚丫子往家跑,心砰砰跳得能蹦出来似的,进门就拽着爸爸问:“爸,爸,姑姑要回来了吗?我听说刘强叔叔回来了!”

爸爸一脸茫然,反问我:“你哪儿听的小道消息?”我喘着气,将刚才听到的话对他讲了一遍。

爸爸一听,眼睛里也闪起了光,赶忙掏出手机,拨通了那个久违的号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话那头,姑姑的声音传来,温柔又熟悉:“是啊,我们回来了,不过还在忙活着安顿新家,等手头的事儿理顺了,一定回去看你们。”

日复一日,我盼星星盼月亮,就等着姑姑踏进家门的那一刻。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姑姑却迟迟没有出现。

我成了家里的“复读机”,天天围着爸爸转,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姑姑怎么还不来呢?”

爸爸被我念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再加上他自己心里也犯嘀咕,终于决定到县城姑姑家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开始忙活起来,她小心翼翼地把家里攒的土鸡蛋一个个包好,爸爸则在院子里逮了那只最肥的土鸡,还摘了一大筐自家地里的新鲜蔬菜。

我们带着沉甸甸的心意,踏上了通往县城的公交车。

车窗外,风景飞快地后退,我趴在窗边,心里既期待又忐忑,想着:这次,总该见到姑姑了吧……

04

到了县城,姑姑家的门紧闭着,任凭我们怎么敲,都没个回应。爸爸眉头一皱,又给姑姑拨了个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姑姑在电话那头惊讶地说:“哎呀,你们咋不提前说声呢?我们现在不住县城了,搬到市里新买的房子里了。你们先回去吧,我找时间回老家看你们。”

爸爸一听,急了,说:“你嫂子特意准备了新鲜的菜,城里的东西哪有家里自己种的好?再说了,咱家小子可想你了。你就把地址发过来,我们直接给你送过去。”

挂了电话,我们按着新地址,又买了去市里的车票,大包小包的土特产扛在肩上,就这样风尘仆仆地往市里赶。

到了姑姑新家所在的小区,楼高得让人脖子酸,窗户敞亮得像是能照进人心。我们乘着电梯上到了姑姑家那一层,我和爸爸扛着麻袋站在里面,镜子里的我们,一身乡土气,和这光鲜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开了,我满心以为会是个温馨的拥抱,结果姑姑第一句话竟是:“看看你们的鞋子,全是泥,站那儿别动。”接着,她从抽屉里抽出鞋套让我们穿上。

爸爸手里那沉甸甸的麻袋也被留在了门外,姑姑连碰都没碰。爸爸的表情有些僵硬,我看得出他的不自在。

走进姑姑家,屋内宽敞又明亮,木地板擦得可以当镜子,大屏幕电视,豪华皮质沙发,一切都那么现代,那么陌生。

姑姑请我们坐下,这时,一个穿着整洁的中年妇女走出来,用一次性杯子给我们倒了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爸起身客气地打招呼,还以为是哪位访客,结果姑姑介绍说是家里的保姆张阿姨。

爸爸一时语塞,问起姑姑:“刘强呢?咋不在家?”姑姑淡淡地说:“他带孩子去上兴趣班了。”

“孩子?都有孩子了?多大了?怎么都没告诉我们?”爸爸一连串的问题抛了出来。

“三岁了,那时候刚到深圳不久就怀上了。”姑姑回答得简单而平静。

直到那一刻,我才发现,记忆中的姑姑和眼前的这个人似乎不再重合。那种感觉,我说不上来,但就是不一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色已晚,姑姑吩咐保姆准备晚饭,爸爸却坚持要走。我不解地问:“这么晚了,怎么回去啊?”爸爸没言语,姑姑却说:“一会儿让司机送你们,家里房间不够,不方便留宿。”她坚持要我们吃完饭再走,爸爸却摇头拒绝:“不了,我们走吧。”

那一刻,我明白了,有些距离,不是一张车票能缩短的;有些变化,也不是一顿饭能弥补的。我们就这样,带着满心的复杂情绪,踏上了归途。

结语

回去的路上,爸爸一直沉默着,没说一个字。我能感觉到,爸爸心里也明白,现在的姑姑和我们好像已经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了,那份亲近感,变得有些遥远和陌生。

夜深了,爸爸拉着我坐在床边,轻声细语地和我聊了起来:“儿子,你得给自己争口气,将来要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能走出咱们这个小村子,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但记住了,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咱们这片土地,这儿是你出生、长大的根儿,是咱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爸的话,简单却沉重,让我小小的心里也涌起了一股子说不出的力量。我点点头,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努力,不为别的,就为了爸爸这份期望,也为了能有一天,能骄傲地回到这里,告诉所有人,我做到了。

【作者声明】:在本故事结束之际,我想特别强调,这个故事是完全虚构的。所有描述的人物、情节和事件都是作者想象的产物,与任何真实的人物、事件或地点无关。任何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或地点相似之处,纯属偶然,配图均来自网络与本故事无关。希望各位看官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但请不要将其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物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