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

戏啊,就跟人生一样,精彩也好、曲折也罢,就看你如何去演绎了。

上世纪80年代,每逢春节,全国无数家庭的电视机前,都会涌现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其中,就有一位可爱的中年妇女,在一袭朴素的棉袄装扮下,透着份独有的贤淑本色。

她就是当年红极一时的著名演员——田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当时的观众们可没想到,这位在荧展前体现着妻贤母慈的女明星,在现实生活中,却也曾像一位坚韧英雄一般,独力撑起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春啼饥】

要说起田华的艺术之路,就得从她的孩提时代讲起。她出生于河北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当时的家境拮据,连她的名字里都带着"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童年的记忆里,最深刻的就是穷——家徒四壁,什么都没有,就只有贫困和挨饿。常常是靠着母亲到处化缘,每天才能果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岁那年,连挣扎都无力挣扎的母亲终于撒手人世。此后,她便只能靠父亲和两个姐姐相依为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姑娘,在大人们的庇护下,勉强熬过了一段饥寒交迫的生活。可好景不长,父亲和两个姐姐也相继离世,整个家庭陷入了绝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觉醒来,曾经贫困却有家人温暖的生活荡然无存。从此,田华只身一人,开始了漂泊的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濒临绝境的年纪,田华加入了一支抗日剧社,从此开始了她传奇的艺术生涯。

起初的日子也是吃了很多苦头的。部队生活艰苦异常,舞台布景只能靠破旧的草帘遮拦,就连化妆的梳妆台也是用几块破木板钉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表演完,田华的小脚板都会被舞出血痕,双脚浸在凉水里数小时,等伤口终于不那么火辣的时候,才能将就着穿上鞋子,独自一人离开剧场。一遍遍演绎着"起义"、"解放"的戏码,满怀对自由的憧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她们这些剧务人员,连吃的都是最次等的玉米糊糊,但即便如此,也从不怨言。因为听说前线官兵的口粮,就连玉米面都只能做成薄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是在这个剧社,田华认识了后来的丈夫苏凡。那位年轻的北大知识分子,手举钢笔如同手持宝剑,成为了她漂泊人生中的一股清流。

【艺坛巨星】

抗战胜利后,田华随同剧社来到北京,开启了她的电影事业。

一部以土改为题材的影片《白毛女》让田华一炮而红,成为了全国闻名的银幕新星。观众们都为她在剧中的出色演技而陶醉,那副美丽坚毅的面庞,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都成为了年轻一代的偶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她又在影片《党的女儿》中塑造了一个可亲可敬的共产党员形象,备受好评。在无数观众的印象里,田华就是那个正直善良、昂扬向上的好闺女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之后,田华几乎主演了那个年代所有优秀的影视剧作品。荧屏上的她身着华美的旗袍,梳着精致的发髻,尽显中华儿女的幽雅温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就在鲜花和掌声的簇拥下,田华也曾掉过泪。有一次在熟悉的舞台上,一句"母亲"的台词让她泪流满面。幼年丧母的创伤,竟成了她最深的执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岁的田华与剧社同事苏凡结为夫妻,开启了他们60年之久的婚姻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恋爱路其实是走了不少弯路的。因为部队那会儿对男女情爱管的很严格,只要发现就要受处分。所以他们当初谈恋爱的时候都是偷偷摸摸的,生怕被人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才得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建立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田华和苏凡一家五口,其乐融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田华的演艺事业也渐入佳境。她那憨厚朴实的气质和出众的演技,让她成为荧屏上为数不多老老实实演员的代表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田华自己的话说:"我就是平凡人的平凡,演的也是平凡人的生活。"但正是这种质朴的人格魅力,让她深受观众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夫妻二人的爱情也愈加地甜蜜幸福,渐渐形成了一个完美有加的"模范家庭"。

【晚节失色】

可是好景不长,天有不测风云。

家庭突然被厄运笼罩,像是被生生掐灭了曾经的光明与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是田华的大儿媳和二儿子相继被查出患癌症,随后苏凡也被诊断为肝癌晚期。整个家庭顿时陷入了癌魔的阴影之下,仅仅一年的医疗开支就已超过1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时间,全家人被抛入了绝境。田华身为家中老人,付出再多也显得捉襟见肘。眼看着为治疗这么多亲人已所剩无几的家底将要入不敷出,她唯有重拾起演员的身份,继续在荧屏上捕捉观众的眼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即便如此,金钱的缺口也在不断扩大。亲朋好友们都劝她出来向社会筹款,但田华拒绝了。作为一名老党员,她坚持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尊严,宁愿自力更生,也不愿意去损害自己赖以生存的声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已年过八旬的田华开始了自己的"重返艺坛"之路。她不顾年迈体衰,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每天从家里赶往影视城,到处积攒微薄的外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众们惊讶地在荧屏上看到这位老戏骨熟悉的身影,有时客串一个小角色、有时配个龙套音,每每只能混个几千元的酬劳。可是田华却像是从前在舞台上一样孜孜不倦地投入表演,坚持不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命运的捉弄却远不止于此。田华的丈夫苏凡终于撒手人世,让她承受了这辈子最大的打击。仅仅两年后,小儿子的离世也让她遭受了失去挚爱骨血的创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打击,这位曾经的"白毛女"主角却没有一刻放弃希望,她咬牙坚持了下来,靠着艺术这个宝贵的精神家园,即便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候也不曾陷入绝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到节目录制和剧组杀青,导演和工作人员就会发现,老戏骨田华身上总是透着一份独有的乐观和向上的力量。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她也从未在荧屏上露出过一丝一毫的悲伤神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华是这样说的:"演员就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就算生活遭遇了多大的打击,我也决不会在镜头前流露软弱。这是对观众的尊重,更是对艺术的敬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是啊,就像开场白所说的那样,戏如人生,皆是曲折离奇的演绎。

而田华和她的家族,就是这出戏文生活的缩影。他们历经沧桑而不失本色,追求艺术而不离人性,在磨难中永不放弃,在艰辛里长久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枚光荣勋章已物归真传,但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艺术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