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一词,最早出自《管子·小筐》:“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显然,早在2400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已经将“大器”作为了评价“天下贤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我国古代“大器”一词也形容“珍贵的器物”,进而引申为“能担负重任的人”。因此,《庄子·让王》曰:“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大器是绩优企业领导者或优秀企业家必须具备的一种眼界,“风物长宜放眼量”,更应是一种胸怀。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毛泽东写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就是一种宽阔胸怀的写照。朱德在长征途中,面对张国焘的诋毁、排斥,冷静应对,百折不挠,毛泽东赞扬道“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这也是一种胸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一定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只有心胸宽广了,眼界才能打开,才能发现更加美好的世界、才能团结更多的人、才能走的更远。

任正非就有着这样一颗无边的心,他可以跳出华为、行业、国家,想得更远、看得更透。华为内部对放开一些专利技术有担忧,担心失去竞争力,他的回答是:“要成为行业领袖,不能采取狭隘的在高速公路上丢小石子的方式来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这样只会卡住世界的脖子,不是我们要走的道路。我们要走的道路是站在行业领袖的位置上,为世界作出贡献。什么叫领袖?领袖就是为了世界强盛,对建立世界信息网络大构架作出贡献,舍得给周边人分享利益。我们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公司,怎么会去阻挠信息流的前进呢?即使你阻扰信息流前进,别人不走你这条路也终究会走到目的地,而你就必然会被历史边缘化了。”

寡头习惯于维系垄断,最常见的手法是掌握一大堆专利,给通行的道路上设置一些别人无法拆解的障碍和地雷,任正非心中想到的是“天下”“心中有敌,天下皆敌;心中无敌,天下无敌。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是讲六尺巷的故事,大意是两家盖房争宅基,互不相让,其中有户人家在京城做官,于是写家书告状,此官就回了一封信,就是上面这首诗。家人于是让了三尺给邻居,对方惭愧,也让出了三尺,于是成就了一段佳话。

任正非在跟华为法务部门的一次座谈中就提到了这个故事,要求有关部门与西方企业知识产权谈判中学会适当妥协,“不要强势就不饶人,得意便猖狂是小人,我们要做肚量大的人。建议大家去六尺巷看看,好好体验一下古时候伟大人物的胸怀,有胸怀才能有天下。”

在一次国际上的会议上,任正非有一个演讲,他说:我们是通过怎么来共建,为世界提供服务,没有把任何企业当成敌人,只是共同来建造这个世界。他还举了“切西瓜”的例子,说:这个西瓜呢,我们切成八块,我们只吃一块。我们跟日本公司说,我们绝对不搞物理的,就是搞数学逻辑。日本公司才放心了,它的这些材料技术才不会出现泄漏,比如氮化镓,我永远不会搞氮化镓。我跟微软也说了,我永远不搞搜索,他们也放心了。我们在国际份额中做一点点事,永远做一点点事。

面对对手苹果,记者曾问任正非:如果打击苹果,您是否会支持呢?他很快就回答:“如果有人这么做,我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苹果公司是华为的老师,作为一名学生,为什么要反对我的老师?”

做大事业,必有大胸怀。很多人看到的是任正非火爆的性格,偏执狂似的创新,动辄毫不留情的调整人员的岗位甚至逼人出局,但是,给华为带来的恰恰是一批又一批具有更大的活力的团队,这就是所谓“大爱似无情”。他在讲话中谈到,华为要敞开胸怀,解放思想,要敢于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要敢于接纳全世界最优秀人才的行为。华为海思CEO何庭波曾说,刚开始接手海思的时候,老板总是骂她,在每年年终总结时说,“我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你小家子气、花钱太少、太慢,毁了我的千秋大计!”,当年的华为北京研究所负责人也被这样狠骂,任正非叫他使劲招人,结果,任正非来了一看人少,负责人说招人太多没活干,任正非勃然大怒:“叫你招你就招,没活干,洗沙子(用于比喻,意思是做些基础性的测试等工作)也行啊”。这样的例子很多,2012实验室更典型。可以说,是任正非“海纳百川”的领袖胸怀推着华为前行。

以上内容摘自周永亮图书:《成为绩优:走向一流的中国式现代企业成长方法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永亮博士简介

知名管理咨询专家,国家智库专家,北京国富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富创新管理咨询公司创始合伙人,曾在大型央企中远海运集团从事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任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强国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500强大会秘书长,兼任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导师、北师大经管院MBA校外导师、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创新中心导师以及数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出版《江山永续:一本书读懂5000年领导力》《我是职业人》《工作就是责任》《中国企业前沿问题报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报告》《儒道方太》《方太文化》《中国企业的执行问题》《成为绩优:走向一流的中国式现代企业成长方法论》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