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习很苦,读书很累,教育的成本很高,但相比于无知的苦闷和单调,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那是可以照亮你世界的灯塔。

作者:桌子先生;本文来源: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一、

黄磊科普1977年高考的视频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7年,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 正在上山下乡的570万考生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进考场,27 余万人通过考试进入大学,高考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参加考试的学生年龄差别巨大,师生同台、父子上阵、夫妻一起考试都不算新鲜的事,年龄最大的考生是37岁,但是在求知面前,他们从不觉得年龄是一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叫茹振钢, 高考时,他还生活在饥饿的阴影下,因此他的梦想就是学习农业科学,培育出高产的小麦品种,让中国的农民不再饥饿。 后来,他成功了。 在今天我们每吃的八个馒头之中,就有一个是来自于他培育的小麦。

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一届的27万人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40年左右的时间,高考的录取率从5%到82%,为中国的腾飞提供了巨大的人才支撑。

提起读书、很多人会觉得苦, 觉得要投入的东西实在太多。想想从小学到初中有9年的义务教育,从高中到大学又是7年,甚至还有的研究生、博士等等,期间还要各种培训、学习,他们觉得教育的成本太高,投入的金钱和精力巨大。而且如此投入之后,也不一定能够找到好的工作,不一定能够拿到高薪,那么读书还有什么必要?

关于为什么要读书, 很多人说了无数遍了。无非就是读书可以拿到更高的工资、获得更多的人脉和资源、可以过更好的人生。 毫无疑问, 这些都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这个理论还有一个缺陷,读书和工资不是完全成正比例的,不是说你拿到什么学位,这个社会就一定要给你什么工资。 所以读书,我觉得不能完全从功利的角度去看待。今天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谈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三、

为什么要读书? 因为要避免自己的无知, 因为相对于读书,无知让我们付出的代价更高。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说:“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早年看过一则印象深刻的新闻。 一个冬日的傍晚,一个大人和两个孩子被送到医院,三人都是昏迷不醒濒临死亡,立刻被送去抢救,但两个孩子还没有到达抢救室就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离开了人世。而在抢救大人的过程中,医生考虑到可能是中毒,给他用了解毒剂,过了不久,大人清醒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属们既悲痛又纳闷, 连忙查找死亡的原因。他们查来查去都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后来大人聊到当天的经历:他下午在回家的路上时,看到路边上有一包“盐”,正巧家里的盐用光了,于是他便动了贪小便宜的心思。

把包装打开一看,里面是白色的粉末,尝了一口,味道是咸的,很像之前见过的粗盐。于是他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把一整包盐都拿了回去,当天晚上就用这包盐做了晚餐,于是后面就发生了这一系列问题。

原来问题出在盐身上, 而这包所谓的“盐”,其实是工业用的亚硝酸盐,根本不能拿来食用,只要误食超过0.3-0.5克,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中毒情况,甚至导致死亡。

大人的文化程度并不高, 字也不认识几个,在他的认知里面,只要是白色的、咸味的粉末颗粒,那就是可以用来烹饪的盐。如果当时他不那么无知地用自己的经验来判定,或者能看明白包装上写的字,甚至找人问一问这是不是“盐”也许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

一次无知的行为,夺去了两个孩子鲜活的生命,也摧毁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四、

像这样因为无知 导致自己付出惨痛代价的例子,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时常发生。一个青年没有读多少书,后来去了医院当氧气瓶的运输工。他看到病床上的病人吸氧,自己也动了心思,他以为只要吸一口氧气瓶里的氧,人就能变得精神一些。

一次,他正在运输一瓶新的氧气, 正巧赶上了空当,看四下无人,于是在医院走廊里放下了氧气瓶,准备自己偷偷吸一点。他的操作更是让人心凉,他把出气口对准自己的嘴,拔掉保险栓,直接拧开了瓶子。瓶盖打开的一瞬间,极高的压力让氧气瓶像个炮弹一样飞了出去,直接撞破了医院的一道墙,死死地嵌在了承重墙里面,而那个可怜的运输工,头部被强大的气流撕碎,死状极其凄惨。

一个人是该有多无知 才会想着偷吸氧气罐里面的纯氧啊?而且医院病人吸的也不是纯氧,只是含氧量稍微高点罢了。 一个人在吸纯氧的状态下,会中毒,并且造成二氧化碳潴留,人体的各组织均不能承受过多的氧。

我有一个朋友是医生, 在医院工作了十几年,每次听他说起那些无知的例子特别揪心。一个患者得了肠梗阻,然后听信偏方,生吞泥鳅,觉得泥鳅可以在肠子里面穿来穿去,这样就可以把肠子梗阻的地方穿通畅了。结果泥鳅把肠子穿破了,肠梗阻的地方非但没有任何变化,反而引起腹腔严重感染。

一个患者得了便秘, 医生问她平常有长期吃什么药吗?患者答:阿司匹林肠溶片医生说:你没有高血压没有心脏病,为什么要吃这个药呢?(阿司匹林肠溶片是这方面常见的药物)患者理所当然地说:我便秘啊。医生一脸懵逼,是哪个医生给你开的?患者表示不解地说:没人给我开药,我自己吃的啊,肠溶片肠溶片,能把肠子里的东西溶掉,不是治便秘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看,一个人竟然可以无知到这个程度, 幸亏没有出大事,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不知者无罪, 无知者当然无罪,但是你总会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学习和教育的确很苦,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是比起漫漫人生中因为无知而付出的代价,真的不值得一提。

五、

很多人说读书是为了能混一张文凭, 赚到更多的钱,但我觉得读书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避免让自己成为一个无知的人。有人曾经把我们知识比喻成一个圆圈,我们读完小学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中毕业时,了解了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到本科学位后,有了自己的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硕士学位对专业有了更深的钻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读到博士学位的时候,你来到了知识的边界,并且试图推动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你终于推动了那么一小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就因为你推动的那一点点,让整个人类历史知识的圆圈变得不一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正因为有那么多人一直在努力推动那么多个一点点,我们的圆圈就会变得越来越大。知识的海洋那么辽阔和丰富,用时间去减少我们无知的区域,就是我们人生最大的乐趣。

别人看到水的时候, 只知道说好多的水,而你知道:

莲子青如水

饮马渡秋水

思君若汶水

半世浮萍随逝水

荷叶田田青照水

曾经沧海难为水

别人看到天的时候, 只知道说好高的天,而你知道:

归雁入胡天

江静碧云天

清夜坠玄天

云在西湖月在天

淡烟疏雨落花天

洞庭春尽水如天

读书,绝不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找一个好的工作。读书,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会思考的人,拥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学习很苦,读书很累, 教育的成本很高,但相比于无知的苦闷和单调,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那是可以照亮你世界的灯塔。

本文系授权 发布, by 桌子先生,From 桌子的生活观,微信号:zzdshg 。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块腹肌的兼职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职员。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 guanjia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