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摘要在今日正式公布。默沙东(MSD)与科伦博泰(Kelun-Biotech)所联合开发的TROP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sacituzumab tirumotecan(SKB264/MK-2870)在治疗经治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一项3期试验当中展现亮眼结果。分析显示,接受SKB264单药治疗的TROP2高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是化疗组患者的3倍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项随机3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检视了SKB264(n=130)与医生选择的化疗(艾日布林、长春瑞滨、卡培他滨或吉西他滨,n=133)相比,用于治疗局部复发或转移性TNBC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这些患者曾接受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疗法,其中至少有一种是针对转移性疾病的。该试验主要终点是通过盲法独立中央审评(BICR)确定的PFS。患者的TROP2表达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的半定量H评分来确定。

截至2023年6月21日的中期分析结果显示,试验达到PFS的主要终点。SKB264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9%(HR=0.31,95% CI:0.22-0.45,P<0.00001)。由BICR评估SKB264组的中位PFS为5.7个月(95% CI:4.3-7.2),化疗组患者的中位PFS则为2.3个月(95% CI:1.6-2.7),其中SKB264组与化疗组患者的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3.4%与11.1%。针对肿瘤TROP2表达H评分>200患者的亚组分析显示,SKB264组的中位PFS为5.8个月,是化疗组患者(1.9个月)的3倍以上(HR=0.28,95% CI:0.17-0.48)。

截至2023年11月30日,针对患者总生存期(OS)的首次预定中期分析显示,在中位随访10.4个月期间,SKB264组的OS具有统计学显著优势(HR=0.53;95% CI:0.36-0.78;P=0.0005)。SKB264组的中位OS尚未达到(95% CI:11.2-NE),化疗组的中位OS为9.4个月(95% CI:8.5-11.7)。BICR评估SKB264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3.8%,化疗组则为12.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最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SKB264组vs化疗组)是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32.3% vs 47.0%)、贫血(27.7% vs 6.1%)和白细胞计数减少(25.4% vs 36.4%)。

乳腺癌是世界上女性中最常见,也是导致女性死亡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中国是乳腺癌大国,2020年新发乳腺癌约42万例,并导致近12万人死亡。根据乳腺癌表达的激素受体(H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水平的不同,乳腺癌可以被分为不同的亚型。如果HR和HER2都为阴性,则属于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因其易转移、难治疗、复发率高被认为是“最难治的乳腺癌”。TROP2蛋白在TNBC中高度表达并与较差的生存率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KB264是一款TROP2靶向ADC,采用新型、可水解连接子与有效载荷贝洛替康(belotecan)衍生物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结合所形成,其药物抗体比(DAR)高达7.4。该连接子能够在细胞外进行pH依赖性裂解,也能够在细胞内通过酶作用发生裂解,以释放具膜渗透性的有效载荷,让它们在杀伤吞入ADC的癌细胞之后,能够杀死附近的癌细胞,产生“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SKB264已经先后4次被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其首个上市申请也获得CDE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针对适应症为三阴性乳腺癌。科伦博泰已有偿独家许可默沙东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外开发、使用、制造及商业化该疗法。

在今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大会上,两家公司也公布SKB264用以治疗晚期胃癌或胃食管交界部癌(GEJ)患者2期研究的初步疗效。分析显示,41例疗效可评估患者的ORR为22.0%(9例部分缓解,2例待确认),疾病控制率(DCR)达80.5%。

▲欲了解更多前沿技术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应用,请长按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访问“药明直播间”,观看相关话题的直播讨论与精彩回放

参考资料:

[1] Sacituzumab tirumotecan (SKB264/MK-2870) in patients (p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locally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Results from the phase III OptiTROP-Breast01 study. Retrieved May 23, 2024 from https://meetings.asco.org/abstracts-presentations/239101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