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立夏其一

绿云堆里午风轻,池面新荷柳线青。

睡起日高花影转,数声啼鸟隔帘听。

首句“绿云堆里午风轻”,用“绿云堆”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繁茂、绿叶堆积的景象,而“午风轻”则暗示了此时是午后时分,微风轻轻吹过,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

次句“池面新荷柳线青”,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池塘,池面上漂浮着新长出的荷叶,与岸边的柳枝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里的“柳线青”也生动地描绘了柳枝细长、翠绿的形态。

第三句“睡起日高花影转”,通过描写作者午睡醒来,发现太阳已经升高,花影在地面上移动,巧妙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光影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立夏午后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数声啼鸟隔帘听”,以听觉收尾,通过隔帘传来的鸟鸣声,将读者的注意力从视觉转向听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暗示了周围环境的宁静和优美,使得作者能够静心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总的来说,这首七绝《立夏其一》通过描绘立夏时节的午后景色,展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光影的变化,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立夏其二

绿阴深处小池塘,荷叶田田水气香。

睡起日长无个事,闲看鱼戏藕花凉。

这首《七绝·立夏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立夏时节小池塘的宁静与生机,充满了夏日悠闲的情趣。

首句“绿阴深处小池塘”,开篇即展现了小池塘的幽静和深邃,被茂密的绿树所环绕,营造出一种清凉宜人的氛围。

次句“荷叶田田水气香”,继续描绘池塘的景色,荷叶层层叠叠,如同田田翠玉,水面上飘荡着淡淡的荷香,令人陶醉。这句不仅写出了荷叶的茂盛,还巧妙地用“水气香”三个字,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使读者仿佛能闻到那清新的荷香。

第三句“睡起日长无个事”,写出了作者午后悠闲的生活状态。夏日午后,阳光斜照,时光仿佛被拉长,作者在午睡后醒来,感到无事可做,这种闲适与自在,正是夏日午后最美好的时光。

最后一句“闲看鱼戏藕花凉”,以动衬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愉悦。作者悠闲地看着池塘中的鱼儿在藕花间嬉戏,享受着夏日的清凉与宁静。这种轻松愉悦的心情,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琴书延白日

花间小筑傍溪湾,日对青山尽解颜。

莫笑此翁心事懒,年来更有几人闲。

首句“花间小筑傍溪湾”,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幽静的居所。这所小屋位于鲜花盛开的花丛中,旁边是清澈的溪流和蜿蜒的溪湾,景色宜人,环境清幽。

次句“日对青山尽解颜”,进一步展现了作者的闲适生活。他每天面对着青山,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消散了。这里的“尽解颜”可以理解为尽情地舒展眉头,表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第三句“莫笑此翁心事懒”,作者用“此翁”自称,表达了一种自嘲的意味。他似乎在告诉读者,不要嘲笑我这个老头子心态懒散,因为我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心事懒”可以理解为对世事的淡泊和超脱。

最后一句“年来更有几人闲”,作者发出了对世事的感慨。他感叹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能够像他一样追求内心宁静、享受闲适生活的人已经不多了。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当今社会人们忙碌奔波的无奈,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保持内心宁静的人的羡慕和赞美。

整首诗以“琴书延白日”为题,通过描绘一个幽静美丽的居所和闲适宁静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代社会人们忙碌奔波的感慨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词赋惜馀春

词人才调总堪称,况我年来老更增。

欲写新诗无好语,只凭残照慰春灯。

《七绝·词赋惜馀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春去夏来的感慨,以及对自身才情老去的无奈和遗憾。

首句“词人才调总堪称”,诗人首先称赞了词人的才情和文学造诣,这里的“词人”既指历史上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也包含了诗人自己。

次句“况我年来老更增”,诗人突然转折,提到自己年龄渐长,才情或许也有所衰退。这里的“老更增”既包含了岁月的流逝,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减退的无奈和叹息。

第三句“欲写新诗无好语”,诗人表达了想要创作新诗却苦于没有佳句的心情。这种困境不仅是因为年龄的增长带来的才情减退,更是因为对美好春光的消逝感到惋惜和无奈,使得心中的情感难以用文字准确表达。

最后一句“只凭残照慰春灯”,诗人将视线转向窗外,只见夕阳残照,映照在春日的灯火上,仿佛是在安慰这即将逝去的春光。这里的“残照”和“春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留恋,也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