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是否因为觉得自己不够有趣,所以失去结交朋友的能力?你是否会因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和伴侣想做的事情不一致而踌躇不定?你是否经常限于“拖延症”的泥淖且因一直无法改变而懊恼不已?你是否常常觉得找不到自己?

我们并非无所不能、毫无瑕疵的完美之人,我们有着弱点和缺点;我们并非一无是处、彻头彻尾的糟糕之辈,我们拥有价值和潜力!

人生不必太用力!心悦读丛书《我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帮你探索情感,深挖自己内心的迷宫,教你面对内心的焦虑,找到突破自我的路径。

本文摘编自《我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

有删减

成为你自己

才能成为有趣的人

有位同学说:“我有一种感觉,总觉得别人跟我在一起时,他们认为我很无趣。他们可以和任何一个人玩得很好、聊得很好,可一旦开始跟我说话,他们的语气就变得平淡,他们好像没有交谈的欲望,我很不喜欢这种感觉。我也想去表达,也想别人觉得我很有趣,可是我不知道该如何说话才能让大家觉得我不那么平淡无味。我真的好难过。”

从表面上看,这位同学希望自己变得有趣。背后真正的动机可能是渴望被他人喜欢。因为有趣的人往往讨人喜欢。我们经常羡慕和喜欢身边那些能讲故事、讲笑话、幽默有趣的人。

所以,你看到的是你厌恶自己的无趣,我看到的是你渴望被别人喜欢。虽然让自己变得有趣可以获得他人的喜欢,但这是一个不太容易在短时间内改变的事情。也许我们可以从其他角度思考,如何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得他人的喜欢,而不仅仅局限于有趣。

也许,无趣并不意味着不被人喜欢。一个人是由多个特质组成的,某个特质不被喜欢,并不代表他的所有特质都不被喜欢。

有的人因为有趣而受人喜欢,有的人因为认真而受人喜欢,有的人因为真诚而受人喜欢。同样,你也会因为你自身的特点而受到身边人的喜欢。

有趣只是人的特点之一。有的人擅长有趣,就像有的人擅长弹钢琴一样,只是擅长的领域不同。一个人不可能具备所有好的特质,但人可以通过自己好的特质来被人喜欢。有趣只是之一,不是全部。

因此,你可以找到被别人喜欢的特质,而不仅仅局限于有趣与否。当你发现自己本身已经受到他人的喜欢时,有趣与否还那么重要吗?

为什么非要通过有趣来获得别人的喜欢呢?

与其努力改变无趣这个短板,不如转身发挥自己的长板,更容易被人喜欢。

喜欢的标志是什么呢?与人相处愉快、玩得开心、交流顺畅,这些都是被他人喜欢的标志。那么,它的反面:说话平淡、没有交谈的欲望、不爱说话,是否意味着不会被人喜欢呢?

交流顺畅是一种喜欢他人的标志,愿意在困难时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喜欢他人的标志,陪伴是一种喜欢他人的标志,接纳是一种喜欢他人的标志,尊重是一种喜欢他人的标志,不打扰是一种喜欢他人的标志,安慰也是一种喜欢他人的标志。

两个人之间沉默无言只是因为双方的性格、兴趣爱好等原因导致的尴尬,并不意味着谁不被喜欢。我有一些好朋友就是如此,平时很少联系,也没有太多共同话题,但当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一件令人温暖的事情。

因此,你可以找到许多被他人喜欢的特质,不仅仅局限于有趣的交谈。有趣,或许是小孩子感知到自己被喜欢的方式,但作为成年人,你可以拥有更加丰富的互动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想要改变自己

你便值得被欣赏

你需要知道是:你是一个有主见的人。

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对什么有兴趣,知道自己在乎什么,知道自己为何而活。

当你因为自己的个性而自卑时,这意味着你是一个关注个性的人;当你因为不够出色而自卑时,这意味着你是一个关注出色的人。尽管你暂时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但这些都是你关注的方面,你想为之努力。

一个对自己有清晰认识的人,一个坚持自己的人,是一个有主见的人。

我的内心有所爱和执着,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谁说幸福只是得到,有所关心和在乎本身,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如今,许多人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感到空虚和迷茫。然而,一个能够感受到自己不够好的人,一个正在自我嫌弃的人,正在展现他内心的追求和热爱。

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你只需要找到方法来实现,

你的人生就会充满意义。因为你知道如何让自己快乐,你知道如何取悦自己。

一个人怎样可以获得幸福?其实只有两步:

1.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2. 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努力。

恭喜你,你已经完成了第一步。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开心和骄傲的事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识上自我嫌弃

潜意识里拒绝改变

有时候,我们对当前的状况感到痛苦,于是想要做出改变。

然而,改变之所以没有发生,痛苦依然持续,不是因为你没有能力去改变自己,也不是因为你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而是因为你没有花足够的精力去思考、寻求帮助、学习如何进行改变,你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改变。如果一件事情给你带来足够的痛苦,让你明白改变后境况只能更好,你就会想尽办法去改变。

而你之所以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改变,是因为你的潜意识并不希望改变。即使在意识层面上你非常想要改变,但你的潜意识抵触这种情况。

我将这种改变称为“口号改变”,就是我们口口声声说想要改变,但实际上我们并不会付出太多的行动和努力。你可以问问自己:为了让自己改变,我都做了哪些努力?付出了什么?有多大决心?采取了哪些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你会发现,实际上你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渴望改变。对于改变自己这件事情,当我们只是想想、抱怨一下,而没有真正付诸行动时,我们就会变得非常消极。关于改变,还有一件事情你需要了解:

人们之所以没有自动地进行改变,是因为他们认为当前的状况是最好的。

我们想要改变,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现状的不好。但是,我们没有看到现状也存在着另一面,即现状保护着我们,让我们避免遭受更大的痛苦。

尽管现状确实令你苦恼,但如果改变后你会陷入更大、更无法承受的痛苦中,你的潜意识是不会允许你这么做的,因此你不会真正想要改变。

在两个痛苦之间选择较小的痛苦,这是潜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丛非从

出版日期 2024.05

当当购书链接

博库购书链接

编辑推荐

★资深心理咨询师丛非从10余年心理咨询精华之作!

一本书的价格获得如亲临心理咨询室的“服务”!

★近60篇文章,包含大量真实咨询案例!

发现平凡生活总自己的渺小与伟大,从而摆脱内耗、强大内心、稳定内核。

★从工作、生活,亲情、友情、爱情多角度为每一个人赋能。

★重新养育自己前的心理按摩!

这本书会帮你走出自己内心的迷宫;理解家庭的语言,面对内心的焦虑,解锁人际关系的奥秘……

★随书附赠精美冰箱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丛非从

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讲师。10余年心理学专业沉淀,深邃与有趣并存。长期开设“自我成长”“OH卡探索潜意识”“情绪与沟通”等课程,深度疗愈上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点击名片,关注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