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能够走多远?是从课堂走向祖国大地,还是从中国湖南的杂交水稻试验田到东非岛国马达加斯加的稻田?

其实国际合作和文化交融的种子早已经由我国国际农业援助的实际行动和我国高校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播撒在了中国和国际人民的心里。这其中,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先锋力量,承担起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各位屏幕前的考生还不知道,中国农业大学子新中国成立之初(1954年)就已经开始接收国际学生,是我国首批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至今已经接收来自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及大洋洲等100多个国家的6000多名国际学生来校学习。现学校有59个本科专业,45个硕士专业和23个博士一级学科专业均在招收国际学生。为了方便国际学生的学习生活,农大还特开设了涉及12专业的整专业英文授课项目和近百门全英文课程

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还建设众多包括但不限于人文与发展学院“中非绿色农业”项目、资源与环境学院“中非科技小院”项目等合作项目,这些都成为夯实我国与亚非涉农大学乃至于亚非国家间深度合作的有效平台。可以说,经过中国农业大学培养的国际学生普遍都具备了完善的专业能力和高水平的综合素质。更有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一大批该校国际学生学成回国后成为各个国家政界、学界、商界等多领域的骨干力量。有效的扩大了中国农大在国际间的影响力的同时,更进一步提升了该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不断发展中,中国农业大学不只有国际学生引进项目,农大学子还积极地走出去,吸收借鉴更多更丰富的国际先进实践经验。

现设置有众多学术竞赛、夏令营、交换生和实习等各类国家公派和校际交流项目。目前与美国、德国、荷兰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与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同时还设立了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均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均与外国合作大学对接。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累计为社会输送在各个领域都具备极强专业实力的毕业生3000余名。其中90%以上毕业生都具备了充分的研究能力和学科视野,进而选择继续升学深造。升学深造的院校也是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的国内外知名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农业早已不是传统陈旧的代名词,农业类大学也成为了国际化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农业现代化,需要更多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将交流合作的种子播撒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