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蒙哥马利到访中国,在观看军事表演时,突然对杨勇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能不能请士兵摘下帽子?

杨勇虽不知道蒙哥马利到底要看什么,但还是同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士兵齐刷刷脱帽后,蒙哥马利挨个审视每个士兵的额头,又说了一句奇怪的话:将轻兵少。

蒙哥马利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难道他发现了什么?而他访问中国又有什么目的呢?

西方孤立中国,英国民将访华

1960年初,蒙哥马利在访问印度新德里期间,向中国驻印大使提出访华申请,期望得到中国方面的同意。

当时,美英法等欧美国家还对中国持敌视态度,甚至很多国家还没有承认新中国,外交关系都没有建立,蒙哥马利此时提出访华,无疑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英国外交部都对此提出了质疑,担心此事引起太多国际关注,让人以为是英国政府授意。

其实,蒙哥马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他虽然是英国名将,但出身并不优秀,入伍后,也是从小兵做起,一步步走上军队顶级职位。

他个性倔犟,喜好争强斗胜,即使是在军队中,他也不会百分之百执行上级命令。

尽管他有着卓越的指挥才能,英国的高级军官们,还是大都不太喜欢他,就连巴顿私下里也称呼他为“小猴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蒙哥马利从部队退役,结束了长达50年的军旅生涯,开始以私人身份活跃在国际舞台上,频繁出访各国。

1959年4月,蒙哥马利访问苏联,正是在莫斯科,他有了访华的念头,之后还在媒体上公开表达了这个意愿。

他想看看中国这个对他来说还有些神秘的国度,也想看看中国普通百姓,他想了解中国的发展计划和情况,期望对中国未来的世界地位做出合理评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后,蒙哥马利在自己的书中提到,他访问苏联时有了一个想法,认为世界未来和平的关键很可能在于中国,他有必要访问中国,以便认识中国领导人并了解他们的想法。

1960年,中国已经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工农业正在蓬勃发展,整体国力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欧美国家虽然还在孤立中国,但也意识到了中国的重要性,希望在外交上有所接触,了解中国。

而英国政府早就承认了新中国,还与中国互设了代办处,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虽没有和中国正式建交,但也希望在中英关系上有所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英国政府并没有阻止蒙哥马利访问中国。

蒙哥马利的访华要求,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对话的一个契机,中国方面很快给出了答复,同意并邀请他于当年5月访问北京。

1960年5月20日,蒙哥马利到达香港,在记者会上,蒙哥马利表示自己访华就是要了解中国,从另一个视角,让西方看清中国,以此来一起促进世界和平。

几天后,蒙哥马利从广州飞抵北京,周总理亲自接见蒙哥马利,并与他进行了会谈,在会谈中,蒙哥马利展现出了对中国的友好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6日,蒙哥马利在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达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军区参观。

在训练场上,蒙哥马利观看了中国军队的射击、格斗等军事表演,但他一直显得很平静,并未太过激动,直到由500名士兵组成的刺杀方阵登场后,他脸上才出现了不一样的表情。

要求中国士兵脱帽,直言“将轻兵少”

蒙哥马利的个性是比较争强好胜的,虽然和北京军区司令杨勇见面时,表示久仰,并对中国军队打败日军以及在朝鲜战场上取得胜利表示敬佩,但他内心里其实是不服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作为一代英国名将,他也是有这个资本的,50年的军旅生涯,他经历过太多,从非洲战场到欧洲大陆,他带过许多兵,也打过很多场知名战役。

所以,他对中国军队的一些军事表演,认为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并没有表现出太大兴趣。

但刺杀表演不一样,那方阵一出场的磅礴气势,齐刷刷的队列阵型,在他带领过的部队里是没有过的。

蒙哥马利全场盯着方阵,目不转睛,表演一结束,就猛地站了起来,对身旁的杨勇提出,要到士兵队列里看一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目了然的士兵方阵,会有什么看头,杨勇不由面现疑问:“您要看什么呢?”

“能不能请士兵摘下帽子?”蒙哥马利没有回答杨勇的问题,反而提出了一个更奇怪的要求。

杨勇看了看蒙哥马利,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转身命令士兵脱帽。

‘唰——’500名士兵发出了同一个声音,再看时,所有人都右手持枪,左手托帽。

蒙哥马利缓缓走进队列,目光从一个士兵头上挪到另一个士兵的头上,当他审视完每个士兵的额头,突然嘀咕了一句:“将轻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