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米官方通告发出,橡树资本控制国米99.6%的股权,蓝黑军正式进入全新时代。

阿莱扬德罗-卡诺(橡树资本全球机遇战略部经理、欧洲部门联席主管)在接管国米的第一时间就表示,新国米“一开始将会专注于俱乐部的运营以及财政的稳定”,而这主要以“提升球队收入”的方式实现。

事实证明,这并不是空口白话。国米很可能通过变革,实现至少3300万欧元的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变革之一,是国米官方银行合作伙伴,将取代苏宁,成为国米训练基地的新赞助商,赞助费为300万欧元。国米基地不再是“苏宁体育中心”

在欧洲足坛,一个普遍现象是,冠名训练基地的赞助商,也会将商标印在训练服上,有的印在球衣胸前或背后,有的印在袖口,这本身就是配套的。不过,目前尚不确定,BPER赞助国米基地的协议,是否包括了训练服。

在西方社交网站上,300万这个价格还是引发了一些热议,普遍认为太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两个对比。其一,以曼联为参照物。2013年,红魔的卡灵顿训练基地的赞助费,是8年1.8亿英镑,那可是11年前的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以国米为参照物。2017年开始,国米基地就被苏宁冠名。这包括了两个周期,2017-2020年,苏宁掏出大笔真金白银,冠名球队基地,包括训练服广告位;2020年后,苏宁停止了资金输送,但冠名仍在。据官方财报,统算下来,2017年至今,苏宁冠名国米基地和训练服的过程,总计花费了1.1亿欧元真金白银。

相比之下,如今国米基地的冠名权卖了300万欧元,有过低之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遍看法是,这笔增收可能也是基于“改朝换代”的诉求——就好比三冠王后,贝尼特斯入主国米,第一时间就要撤掉国米基地所有穆里尼奥的画像一样。

多数国米球迷(包括我),评估此事,是比较理智的:抹掉前任印记,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换我在那个位置也可能会这么做,毕竟,想做点事,你只能向前看。当年国米球迷不喜欢贝尼特斯,并不全是因为他撤穆帅画像,主要是因为他执教成绩不好。

只要橡树能带队成功,这些都是小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变革之二,多位跟队记者证实,国米将在明天公布新赛季的季票价格,预计国米会大幅提升票价,部分规格的季票票价抬升比例可能达到40%。季票升了,将来散票自然也会涨,甚至焦点赛事可能会涨更多。单此一项,就可能创造3000万欧元的增收——目前只能说“可能”,是因为涨价是否会降低销量和上座率,还有待事实验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一直以来,都有经济学家呼吁国米提升票价,理由很简单:商品的价格应该由市场反馈来决定。国米多个赛季都是意甲“最火爆主场”,一些焦点赛事(如德比战、欧冠强强战)更是频繁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

这种形势下,涨票价,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不过也需要注意事实:莫拉蒂时代,张康阳时代,国米至多也只尝试过在个别场次大幅抬升散票的票价,从未尝试过将季票票价提升40%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很简单,购买季票的都是本地的死忠球迷——而且是多年死忠(因为国米季票总是供不应求,所以存在“排队体系”,这种机制让季票绝大多数是卖给熟客和多年老客)。这些人被视作是球队的“基本盘”,多年来,国米制定票价时,都会充分尊重这些本地死忠,这被视作是国米的某种传统。新国米要打破这种传统,这显示了新东家的强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意财政部的数据,2023年意大利的GDP增速(0.8%)不高,民众可支配收入没怎么涨,通胀率却不低。如此形势下,中低收入群体不如往年宽裕,大幅抬升票价,自然会惹下巨大的争议。

目前在西方社交网站上,就有不少声音指出,如果真的票价涨4成,只会让更多人怀念张康阳时代。毕竟对很多米兰市民而言,每周看国米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季票被视作是“生活必需品”,对价格自然会敏感一些。

此事后续会怎样发酵?拭目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认为,这对国米球队而言,有利,有弊。

说到底,蓝黑军还是一支尚未实现收支平衡,更谈不上扭亏为盈的球队,过去这些年,国米成绩不差,却年年赤字,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实现大幅增收。在此前提下,围绕增收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有积极意义

不过,怎样避免增收的努力变为“割韭菜”或“竭泽而渔”,甚至激怒球迷影响稳定,也确实是个难题。需要在增收变革和尊重历史传统之间,找到某种折衷,某种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目前的蓝黑军而言,开源+节流,两手都要抓,这是必须的。即便具体的做法可能会有争议,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尝试,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