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19日,江苏连云港和南京的农贸市场被网红相继爆出“鬼秤”事件。

小小的两台“鬼秤”,给两地的城市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市场监管不能靠“网红打假”。无论是经营者、市场管理者,还是监管者都应该履行该有的职责。

主动出击,查处鬼秤!

宜兴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主动出击,出动执法人员开展计量专项监督检查行动。

5月21日,宜兴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官网上发布《和桥分局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检查,严打计量违法行为》。

文中提到相关执法人员到和桥辖区内在业的2处农贸市场开展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在抽查过程中,发现1起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的违法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斤缺两”和使用“作弊秤”此类违法行为通常作弊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逃避执法检查,但这种行为与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目前,分局执法人员已对涉案经营户立案查处。

对于“鬼秤”事件,宜兴持续打击,在4月23日官网发布的一则内容中,5台“鬼秤”被查处,并对涉及的经营户进行了立案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查一台“鬼秤”,消费者在未来消费时就能够更安心。严查严打更是让部分商户明白使用“鬼秤”伤害消费者的代价。

缺斤少两,小事不小!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宜兴可能会有“鬼秤”,也有可能被其他人发现,但是主动作为,要比被“网红打假”倒逼着好。

提醒每一位商户:宰一次客,看似多赚了短期收益,但损害了消费者信心,影响了潜在客流,更会伤及全体经营者和城市形象。

“一顿饱”和“顿顿饱”的账,一定要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