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寻亲者龙娃从1200多公里外的广东东莞回到河南信阳,回到最初收养他的地方,重新寻找亲人线索。20多年前,他的记忆里有一名陌生女子带他坐火车来到了河南潢川县与息县交界处,命运由此改写。
在辗转了几个家庭后,他被一位拾荒老人收养,老人让他有机会去找亲生父母,希望在他活着的时候,能看到这个孩子有一个好的归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娃在他的寻亲账号里写下:“小的时候我跟同龄的孩子一样有爸有妈,直到有一天我失去了你们……满世界寻找,希望在某一个地方能够找到你们,于是我每去一个地方首先做的就是采血,我的手被扎得满是针孔,就是为了再次能拥抱你们,爸爸妈妈……”
龙娃的行囊和寻亲直播设备,这些年他走到哪里行李就背到哪里

13次DNA比对都没成功
龙娃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从2023年7月开始走访寻亲家庭,但有过同时丢失两个孩子的家庭非常多,他在广西找到了3个家庭,贵州找到3个,云南4个,四川3个,但全部比对失败。
在回到河南之前,龙娃一直四处奔波,一边打工一边寻亲。从他的社交账号上可以看到,他经常出现在各个寻亲、认亲现场,不断增加曝光量,和万千“萤火虫”一样,期待微光能照亮微光。
可是,这点儿微光还未能给他带来光亮。
5月20日,龙娃向大河报·豫视频《看见》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他这次回到收养他的地方,是想看看能不能找到20多年前收养他的第一户人家,从那里找到一丝线索。
龙娃手绘的家乡地图
龙娃名叫梁有福,这是养父给他取的名字。他不知道自己的原名,也不知道自己的年龄,出生在哪里,但他还是凭记忆画出了家乡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前一条很长很宽的公路,他的家就在公路边上第一户,他家的房子是木质吊脚楼,旁边种着芭蕉树,马路斜对面有一所学校,马路正对面是农田,当地有过泼水节的传统……
“我记得小时候吃过的食物有芭蕉、羊奶果、菠萝蜜、竹筒饭、糍粑……”龙娃说他可能是个吃货,什么都没有记住,唯独记住了那些家乡的瓜果蔬菜。
龙娃说他记忆里小时候没有过过春节,热闹的时候有人跳舞。过泼水节的时候,人们会在公路旁对着过往车辆身上泼水,那应该是表示祝福吉祥的意思吧。
“龙娃”是他给自己起的网名,寓意龙的传人,寻家的孩子。他太想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龙娃推算,他大概出生于1995-1997年,被拐时约3-4岁,大约在2000年至2003年间,一个陌生女子说带他找妈妈,然后坐了很久的火车。
龙娃说他对火车的印象比较深刻,因为他躺在火车座位底下睡觉,醒来之后就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地方是河南信阳市的息县。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陌生女子把他交给了第一户人家,大概生活了较长一段时间后,家里的女人也就是所谓的妈妈突然精神失常了。后来,这家男子就在有一天的凌晨,把龙娃和“妈妈”送到息县夏庄镇的十字路口转盘处后独自离开了。
他和“妈妈”在镇上流浪了几天后,当地一个老奶奶称给他买吃的和衣服,将他独自带回到自己家。但由于老人的儿子儿媳反对,龙娃生活几个月后又被转养给了隔壁镇的另一名妇女。
龙娃回忆,这名妇女在当地一家粮库旁边开了一家小卖部,家里有几个女儿,当时都已经成年。妇女将他放在一个小屋子里单独睡觉,他感到恐惧,不敢和人说话交流。妇女可能觉得他神智不太正常,就对附近群众表示,谁愿意要就把他带走,她不想再抚养他了。
被转手4次,拾荒老人用1000元卖羊钱换走了龙娃
“可能是由于我被转的次数太多的原因,我心里面感觉害怕,就越来越封闭自己,他们给我吃的我也不敢吃,我宁愿喝臭水沟里的水,要么就捡垃圾吃,时间长了,这家人可能觉得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于是就有了再次把我转走的想法。”龙娃说。

一天,有一位潢川县来龙乡淮凤村的老人来到息县长陵乡卖羊,他觉得小孩可怜,在反复确认妇女确实不想收养龙娃后,决定带走孩子。他没有犹豫就把刚卖完羊挣的800元钱又凑整了200元,递给了索要好处费的妇女,领走了龙娃。这个老人就是龙娃未来的养父梁文金,当时已经72岁。
龙娃跟着这个爷爷坐船渡过了淮河,从息县来到了潢川,从此,龙娃有了一个稳定的家。
龙娃和养父曾经住过的地方,如今只剩一堵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爷爷屋里也很黑,点着煤油灯,但我那天晚上睡得很踏实。等到第二天我才看清那个爷爷住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三间土坯房,屋里堆满了废品,他平时是以捡破烂和讨饭为生的。”龙娃说,他后面了解到爷爷一辈子无儿无女,生活拮据却还愿意花1000元钱领养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便从小叫他爸爸。
梁文金给龙娃上了户口,起名“梁有福”,希望他以后成为一个有福之人,还送他上学读书。和养父的生活虽清苦但温暖,龙娃回忆,实在没饭吃时,养父就挨家挨户去要饭,有时候也去捡那些商贩扔掉的烂水果。
“村里有人办红白喜事的时候,吃剩的菜会倒在一个桶里,我爸就会把那些菜拎回来给我吃。那里面有肉,是我们难得的美味。”
由于家庭和身世原因,上初中后的梁有福常被同学欺负,最后不得已中途退学。一年后,14岁的龙娃跟着村里的大人到县城打工,到饭馆里刷盘子,当过服务员。龙娃还把干了一年挣的几千块钱都交给了养父。
2012年,15岁的龙娃又辗转在东莞、深圳、惠州等地的电子厂打工,为了能够获得打工的机会,他隐瞒年龄称自己已满18岁,从此独自踏上了社会。
“在我外出打工时,养父就跟我说,有机会去找找亲生父母。他希望在他活着的时候,能看到我有一个好的归宿。所以我也萌生了寻找亲生父母的想法。”
2016年6月,84岁的梁文金去世,龙娃送走了养父又成了孤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然多了个姐姐
2012年下半年,在东莞打工的龙娃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他姐姐。“当时我很疑惑,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从来没有姐姐的存在。”
虽然内心有点怀疑,但龙娃还是立刻从广东赶回了河南,去见这个姐姐。
“我本想着,这个姐姐比我大了两三岁,记住的事情应该比我多,或许她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很可惜,龙娃说姐姐也什么都不记得了。她记不起爸爸妈妈的样子和名字,更记不起家里的其他情况。
“她只告诉我,她是和我一起坐火车到河南的,然后一起在第一个家庭那里生活。在夏庄镇上我被老奶奶领走后不久,她就被一个独臂老人领走了,以后她就一直跟这个养父生活,姓了张。至于那个精神失常的‘妈妈’,最后去哪里了她也不知道。”
在跟姐姐的聊天中,龙娃觉得她对家乡的事情一问三不知,而且他记忆中也没有她,就觉得她有可能不是自己的亲姐。返回广东打工后,龙娃跟姐姐就慢慢失去了联系。
龙娃与姐姐
“直到2022年,那个自称姐姐的女子再次联系上了我。她很确信我就是她弟弟,我觉得她也很不容易,于是我们就加了联系方式。”龙娃告诉《看见》记者,姐姐是无意刷到了他的寻亲账号,上面有他的联系方式,“当时我在四川打工,她在广东打工。我也有想过做亲缘鉴定确认一下我们的关系,但是因为我们工作的距离比较远,而且做DNA比对要四五千元,就一直没有去做。”
2023年5月20日,在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的帮助下,龙娃和姐姐免费验了DNA,当白纸黑字的亲缘鉴定报告出来后,龙娃终于确定了彼此同胞姐弟的关系。
“当时很高兴啊,突然间多出一个姐姐,那时候我养父已经离开我了,就感觉我又有了亲人。”找到姐姐后,龙娃把自己的寻亲账号改名为“龙娃姐弟寻家”。
龙娃的姐姐张晓琴告诉《看见》记者,在网上刷到弟弟的时候觉得他长得很像想象中的亲生父亲,而且她与龙娃的皮肤都差不多黑。其实张晓琴并不记得父亲的相貌,可能是冥冥中的注定,她认为这个寻亲的小伙子就是她的亲弟。
龙娃回到20年前被弃养的地方,寻找知情村民
寻找20多年前第一户收养者
不过姐姐的找到,并未能给寻亲带来新的转机。姐姐并没有清晰的家乡记忆,只是当龙娃提起过羊奶果、竹筒饭、糍粑、杨桃和释迦果的时候,姐姐才恍然间记起来小时候好像是有这些东西。
2023年4月,龙娃去做了祖籍分析,可能家人没有出来采血入库,所以无法分析出来。
5月,他又做了23魔方祖源基因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龙娃的血统比较混乱,包括南方汉族、藏缅族群、苗族、拉祜族、壮傣族群、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龙娃说,根据这个结果,他可能来自云南、贵州或四川。
这两年,他每到一个地方寻亲,都会去报备,然后采血入库,去当地的公安部门询问当地有没有同时丢失两个孩子的家庭。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
去年,龙娃大部分时间都漂荡在云贵川地区,甚至在当地助农卖苹果,期望在身份特征更近的地方寻找到亲生父母的踪迹,但一无所获。姐姐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也很少能帮助到龙娃。
“我印象里,我们在第一户人家生活了一年时间,我称呼那个男的为叔叔,没有叫过爸爸,那个所谓的妈妈没有疯掉之前,对我和弟弟都挺好,记得一次吃面条时她还说过一句不知道哪个民族的方言,意思是很好吃的意思。至于其它的都想不起来了。”龙娃的姐姐张晓琴说。
张晓琴告诉《看见》记者,养父当年把她和那个精神失常的“妈妈”一同领回了家,但第二天这个“妈妈”就离家走失了。据养父描述,这个“妈妈”年龄当时约三十多岁,皮肤较黑,不胖不瘦,短发。
时至今日,龙娃和姐姐未能找到收养他们的第一户人家,那个疯掉的“妈妈”去了哪里,是否还活着都无从得知,龙娃也找到息县公安局寻求帮助,民警和他一起到各个乡镇的派出所发放了寻亲信息,目前未能找到信息比较相符的家庭。
龙娃希望记得20年前息县夏庄转盘处遗弃一家三口情况的父老乡亲能给他提供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