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鱼与和它们一起生活的海葵形成了共生关系,但两者的搭配并非随机。有些种类如克氏双锯鱼Amphiprion clarkii是广泛种(generalist),它们几乎可以和任何海葵一起生活;而有些种类如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是专一种(specialist),仅生活在一种海葵,即奶嘴海葵Entacmaea quadricolor中。产生这些偏好的原因不明,因为人们对巨型海葵(giant sea anemone)的遗传多样性所知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氏双锯鱼Amphiprion clarki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

科学家们对生活于日本海域的奶嘴海葵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相关成果2024年发表于期刊Current Biology上。(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文章)

他们发现,小丑鱼比人类更擅长区分巨型海葵的不同群体。利用自己的感官器官,小丑鱼能够识别特定种类的巨型海葵,以它们为家,并避开其他种类的海葵。相比之下,人类则需要从海葵中提取样本,经过细致的实验,读取其分子数据,才能识别海葵种类。从事本研究的科学家们正是这样做的,从而了解了这些海洋无脊椎动物的遗传变异。

巨型海葵演化为3个属:篷锥海葵属Entacmaea、列指海葵属Stichodactyla和Heteractis(如公主海葵Heteractis magnifica)。已知全球巨型海葵有10种。

科学家们从分布在日本东南沿海及岛屿附近的7种巨型海葵上,共采集了55份触手样品,做了转录组分析,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展示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图1A),在奶嘴海葵中发现4个独特的分支(图1B中的A—B)。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A. 巨型海葵的遗传关系示意图;B. 奶嘴海葵4个群体的亲缘关系及与其共生的小丑鱼(Kashimoto et al,2024)

图1B照片所示的小丑鱼与奶嘴海葵共生的情况是在海洋中观察到的。似乎克氏双锯鱼倾向于奶嘴海葵A、B、C群体,白条双锯鱼偏爱奶嘴海葵D群体。那么,小丑鱼能够区分不同的海葵群体吗?科学家们将小丑鱼放入一个巨大的鱼缸,鱼缸一边是奶嘴海葵A群体,另一边是奶嘴海葵D群体,放入克氏双锯鱼幼鱼或白条双锯鱼幼鱼,观察它们是否表现出对某个海葵群体的偏好(图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鱼缸实验示意图(Kashimoto et al,2024)

结果,在大多数实验中,两种小丑鱼都能识别出它们在自然条件下偏好的奶嘴海葵群体。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奶嘴海葵A群体和D群体虽然肉眼看上去差别不大,在某些基因的表达上却存在明显不同,尤其是与毒性、颜色相关的基因,这可能是小丑鱼识别它们的关键依据。或许,这两个奶嘴海葵群体其实代表着两个隐存种(cryptic species)。人们难以分辨的,却被小丑鱼识别出来了。这些结果也意味着,采样海域的生物多样性比人们认为的要高很多。

作者简介PROFILE

周泽华

MSU在读

平常心学者,海洋生物爱好者

提拉米苏终极粉丝

文中部分图片版权来源不详,无法与著作权人一一取得联系,未能及时支付稿酬,在此表示由衷的歉意。有关著作权人可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