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幸,谁摊上了这样一个选择题,就是选择了一个送命题。

白云山隧道就是这样一个“送命题”,从2012年以来,两次启动,但每次都是刚吹出风,就引发激烈讨论,最后熄了火。

为啥现在又提及?

因为在前几天广州发布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中,暗戳戳规划了两条涉及白云山的线路,并且:

两条都是隧道。

01

01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提出,完善市域路网结构,中心城区形成“内环+八联络”的快速通道和“十五横、十五纵”的干线路网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十五横”中就包含了:

黄石路-京溪路-华观路-科学大道、

棠槎路-怡新路。

也许太过敏感,线路并没有提到隧道二字,就连附图上也没有进行标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们只要简单连连看,就能看出个大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穿过白云山,把黄石路与京溪路,棠槎路与怡新路相连的,也只能是隧道了吧。

黄石路-京溪路-华观路-科学大道,虽然换了个马甲,但其实就是2021年重启研究的白云-天河连接通道(含白云山隧道)。

其实,白云山隧道在政府的规划中一直存在。

去年6月,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分局就《广州市白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

在关于白云东部交通的回复中,已经明确提到白云山隧道和棠槎路隧道,还特别加上了“穿山”二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02

白云山隧道也是命运多舛,最早于2012年10月提出修建。

规划西起黄石东路,东接京溪路,并通到云溪路,双向八车道,建成后从黄石片区到天河只要5分钟左右。

在一片反对声中,三个月后就暂缓实施了。

直到9年后的2021年11月,项目悄悄开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招标。

但11天后招标也被宣告终止,官方给出的原因是:社会各界存在意见分歧。

具体啥分歧,官方也没细说。但总结下来,就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如何平衡的问题。

一方认为,白云山隧道能打通广州东西走向,推动广州西进北连,使广州经济再上一个台阶。

“如果听了各方意见,今天深圳还是个渔村。”

一方认为,白云山是广州人的集体记忆,广州人对于白云山有着特殊的情感。开挖隧道必然破坏白云山的生态环境。

“白云山可是广州龙脉,给予广州千年护佑。”

可见,双方态度都很强硬。

还记得2021年那次引发大讨论时,也有这样的观点:白云山去天河目前也就15分钟的车程,且附近还有华南快速干线可走。为了节省十来分钟的车程,在白云山上打洞,穿越大学校园,是否值得?

甚至有人直指,挖隧道会不会终究是为了给白云区的楼市和卖地叠buff。

说到华南快速,也有人建议,是否把白云到天河段免费通行,这样就没必要修隧道了呢。

插个题外话:回购华快逐步取消收费的事,也是提了十几年了……

现在,又有两条横穿白云山的隧道出现在全新的规划中,可见其十分执着。

但你认为,短期内再度启动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03

03

除了白云山隧道,其实还有流花湖隧道、火炉山隧道,可合称为最难修通的三大隧道。

这两条隧道不存在意见分歧,但现在都因为遇上拆迁“拦路虎”,迟迟未开通。

流花湖隧道从2009年启动,本来最初以2013年为通车目标,但中途因技术、资金n次停工,直到现在开通时间还待定。

隧道全长2.02公里,打通被流花湖截断的康王路和荔湾路,涉及11万平方米房屋的拆迁。

除了拆迁拖慢进度,不巧遇到一颗古树,也会延误工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2024荔湾区政府工作报告称,流花湖隧道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颇受关注的火炉山隧道也是几度传出将通车的消息。

最新情况是,由于用地征拆问题,隧道从去年开始一直停工。

火炉山隧道起于科韵路(华观路节点),经智慧城,以隧道形式下穿火炉山,终点接广汕公路(华美路节点),通车后从广汕路到科韵路开车只要5分钟。

△来源:广州天河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广州天河发布

其中,山岭段在去年4月就已经贯通,隧洞外立面也已成型,整体工程完成了62%。

由于隧道南北两端连接市政道路接顺路段拆迁进度缓慢,所以开通时间也还是个未知数。

综上,一边是一座城市的“城运”,一边是区域的大经济和市民的小账本,恐怕没有大团圆结局,只有寄望多方博弈中的取胜者,带来最终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