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 据俄罗斯卫星社网站5月22日报道,中国和泰国同意推动在相互结算中取代美元。两国央行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旨在促进双边本币交易合作。

5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会见了泰国银行(泰国央行)行长社他布·素提瓦纳吕布。会见后,双方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和泰国银行关于促进双边本币交易合作框架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是继马来西亚之后的泰国第二大外国游客来源地。随着防疫限制的取消,两国蔬菜和水果贸易的障碍得以消除。

此外,泰国还计划在中国支持下成为东盟的汽车制造中心之一,并借助中方融资和技术实现本国铁路交通现代化。

报道说,这一切都促使双方积极寻求便捷可靠的支付结算新方式,推动力之一就是摆脱美元波动的影响。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王勤在接受俄罗斯卫星社采访时指出,签署与双边本币交易合作相关的备忘录是对美元汇率剧烈波动作出的一种应对措施。

报道援引王勤的话说:“当前中泰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此次双方进一步推动在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对于两国经贸交往来说应该是非常有利的。”

这位专家表示:“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东南亚其他国家,比如马来西亚,也正在加快本币结算的步伐,积极地在贸易中扩大使用林吉特。”

这位专家指出,实际上,以美元结算交易存在汇率风险。特别是现在美元汇率波动相对较大,若两国间仍以美元结算贸易,将会存在一定风险,通过本币结算则能够降低因美元汇率波动而带来的不确定性。

王勤还表示,另外,更广泛地使用本地货币交易,也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内贸易的繁荣与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日,在泰国大城府,中泰高铁项目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勘查。(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