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下茶飘香,一杯尽揽山水情。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茶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5月15日,福建省武夷山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组织民警走进辖区茶企,通过讲解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经济犯罪案例,提高茶企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

近年来,福建公安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聚焦构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打造护企安商“亲清八闽”为企服务品牌。2023年以来,共破获涉企经济犯罪案件2280余起,追赃挽损50亿余元。

打造护企“金名片”

走进位于宁德市的宁德时代“灯塔工厂”,一个个蓝色的电池电芯从生产线上鱼贯而出,电池在这里组装后销往全球。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在“平均每1.7秒生产一个电池”的背后少不了经侦民警保驾护航的身影。

“近期刷单类警情仍有发生,要重点关注。”5月7日,一场警企座谈会在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经侦警务联络站召开,“项目警官”、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经侦大队民警林昭现场进行防诈骗安全知识宣传。“民警带来的讲解很全面很细致,员工们听得也认真。”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宁德市公安局与重点企业项目部建立联系机制,推出“项目警官”制,明确一名或多名民警作为“项目警官”,对企业开展实地走访,定期组织警企座谈,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警预防的警企合作闭环。

近年来,福建公安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十二条措施,建立“亲清八闽”为企服务体系,先后出台警务联络站建设指引、重点企业联系工作等配套机制,布建警务联络站146个,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实现企有所盼、警有所应。

维护法治“好环境”

建宁县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制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的10%以上。今年1月,建宁县公安局驻种业园经侦警务联络站接到报警,称一名种子生产企业工作人员涉嫌职务侵占。为最大限度挽回受害种子生产企业的经济损失,联络站驻点民警启动涉企犯罪快侦快破机制,立即对犯罪嫌疑人展开调查,帮助企业挽回损失。

近年来,福建公安经侦民警坚持以“闽剑”系列专项行动为载体,严厉打击危害经济安全、侵犯企业群众合法权益的突出经济犯罪,通过建立快立、快侦、快追赃的涉企案件快速响应机制,严厉打击涉企经济犯罪案件,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织密助企“防护网”

“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要确保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合法合规,对照这份常见经济犯罪风险体检表,可以提早发现违规苗头,杜绝发生经济犯罪。”5月5日,晋江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林金福来到辖区一家企业,为该企业开展安全风险“体检”。

晋江市民营经济发达,企业数量众多。晋江市公安局聚焦企业经营风险,推送清单式预警两项“体检”,优化“警企挂钩”制度,全局200余名民警共“挂钩”企业330余家,通过驻点联系,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风险排查、证件办理等贴心服务。

晋江市公安局牵头成立晋江市民营企业诚正守护协会,进一步紧密警企关系,推动企业诚信健康发展。

近年来,福建公安大力开展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动态监测预警经济金融重点领域风险,落实落细风险防范书、建议书和备案单“两书一单”机制,及时发布预警提示,源头防范经济领域风险隐患。同时,广泛联动人民银行、工商联等职能部门组建省级防范经济犯罪宣传联盟,充分发挥联盟矩阵效益,联合开展“平安行”等防范经济犯罪宣讲活动,不断拓展宣传覆盖面,推动全民提高法治意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