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知名医疗集团陆道培医疗集团旗下上海新道培血液病医院正式进入启动运营阶段。

编辑|赵小桦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上海新道培血液病医院进入启动运营阶段

据“陆道培医疗团队”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19日,上海新道培血液病医院举办运营启动仪式,仪式上宣告了该院正式进入启动运营阶段。据悉,这是陆道培医疗集团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也是该集团在长三角地区打开崭新一页的开始。

上海新道培血液病医院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临港浦江国际健康生命产业园内,建筑面积24438平米,总床位276张,其中百级层流病房24间,洁净重症监护病床7张。设有内科(血液内科专业)、儿科(小儿血液病专业)、肿瘤科、急诊医学科等多个诊疗科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陆道培医疗团队微信公众号

据介绍,开业后,上海新道培血液病医院将不仅是现阶段长三角地区最大的血液病专科医院,也是上海市唯一一家血液病专科医院。此外,医院将以京畿地区的三家院区为榜样,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的血液病专科医院。

公开信息显示,陆道培医疗集团是由著名血液病专家陆道培院士于2012年创建的一家专注于血液病及肿瘤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民营医疗集团。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从一家医院发展成为拥有四家医院的医疗集团。拥有病床共计1136张,百级层流无菌病房137间。

旗下医院包括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河北燕郊)、北京陆道培医院(北京亦庄)、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北京顺义)以及上海新道培血液病医院。

回顾公司发展历程,2012年,陆道培医疗集团成立,同年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在燕达健康城成立,2015年更名为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2018年,为了更方便南方地区的血液病患者就医,陆道培医疗集团决定组建专业团队,筹建上海院区,2020年签约成为上海闵行区重点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北京陆道培医院(2018年7月开业)、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2020年6月开业)相继投入运营。其中,北京陆道培医院和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均为三级血液病专科医院,前者设置床位200张,拥有百级层流无菌病房36间,后者拥有病床460张,百级层流无菌病房54间。

正在建设中的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新院区预计于2025投入使用,项目占地97.03亩,总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规划床位800张,建成后将采取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打造血液病诊疗中心。

作为陆道培医疗集团打造的另一诊疗基地,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前期投入床位200余张,同时还承担了集团对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2021年4月,该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联手成立血液病联合病房。

锚定潜力市场

造血干细胞移植突破万例大关

中国的血液病医疗服务市场庞大且不断增长。有数据显示,中国血液病医疗服务的总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0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6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5%。预期将自2022年按15.3%的复合年增长率进一步增长至2026年的466亿元,及自2026年按14.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30年的809亿元,超过同期中国整体医疗服务市场的增长。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血液病医院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显示,从国内血液病医院下游就诊情况来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血液病医院就诊人次数约为75.19万人,同比增长6.73%。

中国血液病医疗服务市场潜力大,竞争也相对激烈,弗若斯特沙利文指出,市场参与者众多,主要为提供血液病医疗服务的医院,包括设有血液科的综合医院及血液病专科医院,截至2022年年底分别约为20400家及22家。

作为一家血液病专科医疗机构,陆道培医疗集团长期专注于血液病诊疗研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2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数计算,该集团是中国第二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参与者,市场份额为6.6%。

据集团官网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科是国际上非常活跃的移植中心之一,每年完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数量占全国总移植量的近10%,每年完成的难治复发及挽救性造血干细胞移植例数居国内前列。

有数据显示,年移植例数从2012年的100余例,到2019年突破千例大关,再到今年4月实现万例跨越,陆道培医疗团队用了仅仅12年的时间。截止2024年4月30日,陆道培医疗总移植案例已达10056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2023年,该集团完成移植病例达1473例,其中亲缘半相同移植1105例,占75%以上。这里面又有超过一半(743例)是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完成。而从2017年开始其连续第七年成为采用中华骨髓库无关供者移植病例最多的移植单位。

“1万例移植不单是数量的积累,也是质量的提升。”据经济日报报道,陆道培医院医疗执行院长陆佩华表示。

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医疗执行院长刘开彦则称,作为一家民营医疗机构,在血液病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样高精尖、高难度的技术领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罕见的。

三度递表港交所,医疗集团上市路

上市对一家医疗集团来说,虽不是必选项,但却是实现更大战略布局的一条重要通道。

早在2021年8月,陆道培医疗集团就曾传出上市消息。据路透旗下IFR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计划赴港上市,募资至少5亿美元(约39亿港元),一度引起不少关注。

在此之前,陆道培医疗集团还进行过多轮融资,总额超6亿元。企查查显示,早在2016年4月,陆道培医疗集团就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融资。而后,继2020年7月宣布完成超过5亿元B轮融资后不久,同年9月该集团继续乘胜追击,完成了过亿元B+轮融资。

2023年,陆道培医疗集团正式将上市提上日程。去年1月、7月,陆道培医疗集团先后两次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主板上市,但未能顺利如愿。

今年1月,陆道培医疗集团再度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招银国际及麦格理为其联席保荐人,第三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刺。

根据此前招股书,陆道培医疗集团上市所募资金除了拟用于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的扩建及搬迁、上海新道培医院的开业外,还将用于持续提升及加强该公司提供血液病医疗服务的竞争优势、公司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等。

就业绩而言,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9个月,陆道培医疗集团的营收分别为11.62亿元、13.70亿元、16.77亿元和14.21亿元,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1.22亿元、4.08亿元、5.47亿元和0.88亿元。

另外,自2017年起,陆道培医疗集团旗下三所运营医院陆续成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但是报告期内,通过公共医疗保险计划结算的收入,仅占集团总收入的26.7%、29.2%、38.3%及38.7%。而从收入结构上来看,住院服务是陆道培医疗集团最大的收入来源,报告期内的占比分别为77.5%、78.0%、76.9%及74.1%。

此外,在上海新道培血液病医院运营启动仪式上,上海新道培血液病医院执行董事陆露茜曾总结道,随着上海院区的运营启动,陆道培医疗集团logo上代表了四家院区四个向心箭头终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圆满。

而在经历三次递表后,被誉为“血液病人最后一站”的陆道培医疗集团能否顺利实现上市,从而完成上市阶段的“圆满”,看医界将持续关注。(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