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施压欧洲联手遏华,中国欧盟商会提醒称,中方已备好反制措施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 张健

编辑| 昭明

当地时间5月21日,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表了演讲。

在这次的演讲中,她老调重弹“中国威胁论”,呼吁欧洲一起反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她发表完演讲后不久,中国欧盟商会就在官方账号上发文提醒称道,中方已备好反制措施。

一 联欧抗华

耶伦这次访欧之旅的主要目的,就是说服欧洲国家加入到中美贸易战之中。

长期以来,美国都主导着欧洲很多国家的外交空间。

受到美国的影响,这些国家哪怕知道这样的选择有害无益,但也不得不跳进美国人挖掘的火坑里。

就在不久前的5月13日,欧盟委员会称将结束对两家中企的调查。

当时,两家中企正在参加一项罗马尼亚太阳能项目的竞标。

之后欧盟的相关部门就以反倾销的名义对两家中企发起了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欧盟的要求下,两家中企需要进行自证。

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材料,但欧盟又怎么可能给时间呢?

最后,两家中企不得不退出了竞标。

这是欧盟自去年通过《外国补贴条例》后,依此发起的第三例反倾销调查。

而这三起调查的对象都是中国企业,针对性可谓非常明显。

对于美欧可能出现联合打压中国企业的情况。

中国欧盟商会在耶伦演讲完不久,就在其官方账户上发文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欧盟也加入到中美贸易战之中,那中国可能会对此发起反制措施,将大排量进口汽车的关税提高到25%。

多名分析人士也表示,中国针对欧盟和美国的车企提高关税,对美欧的经济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而且相比于美国,中国提高关税的做法更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

因为进口自美欧的汽车,大都是燃油车。

在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提高燃油车的税费,鼓励人们选择新能源汽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将进口税提高25%也是符合国际贸易协定的,不像美国那样为一己之私,视国际法如无物。

而欧洲方面对这件事的态度则显得非常谨慎,就连被认为是美国代言人的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公开表示欧盟不会加入到提高关税的行列中。

要知道她在去年9月发表的“盟情咨文”中还表示我国的电动车扭曲了欧盟的市场,要对我们车企发起反倾销调查。

最后在德国的强烈反对下,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我们都知道,德国和法国是欧盟的两个核心。

她的做法不仅让德国反感,法国同样对她的工作有着非常大的意见。

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曾在公开场合提醒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应该站在欧盟的立场上,维护欧盟的利益。

现在正值欧盟委员会主席的换届选举,在这个节骨眼上,哪怕有着美国在背后支持她。

但如果她的做法严重损害了德法两国的利益,那她的政治生涯也就到头了。

欧美之间的关系虽然非常紧密,在很多国际事务中,欧洲国家给人的感觉都像是美国的跟班。

但其实,每到关键时刻,欧洲国家尤其是德法两国都会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反对美国的干涉。

美国政府自然希望全世界都能联合起来对抗中国,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离中国这么远,也不是什么世界警察,与中国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冲突。

不像俄罗斯就堵在欧洲的家门口,美国自然无法像对抗俄罗斯那样,把欧洲绑架在自己的战车上。

相反,中国和欧洲国家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

比如2022年中欧贸易总额就达到了8473亿美元,中国也是多个欧洲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很多欧洲企业都把发展重心放在了中国市场上。

来自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受到欧洲民众的热捧。

近两年来自中国的某购物软件就一度成为欧洲人民使用最多的软件。

不夸张的说,中国的商品就是稳定欧洲物价的定海神针。

站在欧洲国家的立场上,又有什么理由和中国打贸易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可能会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会冲击欧洲市场,损害欧洲车企的利益。

但其实这样的说法根本禁不起推敲,就连以汽车产业为经济命脉的德国,也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盛赞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去年欧委会想对中国车企进行反倾销调查,就遭到了650家德国企业的联名反对。

德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呢?

一来是因为中国市场对德国非常重要,在经济上非常依赖中国。

如果中国对德国也采取相同的反制措施,那对德国经济的影响就是灾难性的。

二来德国也是除美国外,最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的西方国家。

新能源汽车为什么很重要,因为这是当下正在进行的能源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两者交汇下的产物。

未来的发展上限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燃油车。

而汽车行业对经济的拉动是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在去年我国的汽车产业就超过房地产行业,成了我国最大的经济支柱。

所以,在怎么强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德国固然无法在这个领域同中国的车企全面竞争,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国的车企就没有了未来。

正如德国总理所言,中国新能源汽车为德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创新机遇。

通过主动引进中国车企的技术,德国的车企自然能跟上新时代的脚步。

不指望能超美赶中,但将其他竞争对手甩在身后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车企,都注定了不可能进入到所有市场中,这就是德国车企的机会。

参考资料:

中欧平均每分钟贸易往来超160万美元_部门动态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政府网站)

“中方准备了充足的反制措施”__财经头条 (sina.com.cn)(环球网)

耶伦在德国拉拢欧盟一起应对中国所谓“产能过剩”,中方此前已明确表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sina.com.cn)(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