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到网友吐槽:我这辈子,虽然物质并不富裕,可精神变得更加贫瘠了呀,可谓是两败俱伤。

很多打工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原本的工作岗位上感受不到热情,想离开又担心经济形势不好,不能找到工作,或者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上班好像变成了一个让人抗拒的词,困境中的打工人,都有一个辞职梦。

在我们的人生中,除了按部就班地工作,还有其他的选择吗?如果无法离开,那么又应该如何摆脱焦虑、实现自救?

今天,结合网友和一些身边朋友的故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那些重启人生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希望能给各位在困境中的打工人,一点启示。

吃运亨通:每一段经历,都是未来的铺垫

回想打工人的最后阶段,上班对我来说,就像坐牢。我每天质问生活和存在的意义,最后发现没有意义。
我从事金融行业,工作一切唯数据论,为了短期的利益、为了不合理又必须存在的KPI,所有人都是内卷的工具人,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感觉自己成为了一个“空心人”。
在裸辞之后,我花了半年时间去修复心灵,去旅行和钻研各种新奇有趣的事情,满足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休息半年之后,我用一年的时间写了一本小说,因为没有和其他平台签约,于是开始做自媒体,尝试为小说引流,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在写作上的积累,收到了一些编辑的联系,有一些稿子可以写,能挣到一些小钱。
裸辞两年后,打算开始慢慢回归职场,回顾裸辞这两年的时间,虽然这段时间没有赚到钱,但却收获了很多比钱更加宝贵的东西,不仅身体更加健康了,也能够更加自信和坦然地面对生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木:不上班做兼职,发现生活不只有一种固定形式

在毕业之前,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就是一定要进大厂,为此我在大学的时候疯狂卷实习,毕业后入职一家大厂的运营岗。
刚入职的时候,觉得工作很新鲜,即使压力不小,但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个可以攻克的难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之前刚入职的新鲜感了。
渐渐地,在工作中投入时间变多了,却很难产生新的创意点,感觉像是走进了死胡同,入职半年后,开始产生离职的想法。
持续犹豫了几个月之后,在某天出门散步的时候忽然意识到:工作不只是为了找个班上,想要一份收入,总可以找到能快乐赚钱的方式。
离职之后,我开始尝试做兼职,写过广告语、短视频脚本,还兼职过付费情感咨询,我发现零散的工作机会也不少,足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离职之后,工作依旧忙碌,但同时也多了很多的自由时间,能有机会尝试更多的兴趣领域,渐渐地,我找回了曾经对于工作那种兴奋感,爱上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桑榆:辞掉不喜欢的工作,才有机会找到喜欢的工作

在本科毕业后,我入职了前司,在上一家公司干了快两年,23年10月裸辞至今。离职的原因除了钱少事多(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儿),更主要的原因是和直属领导相处不来。
她是公司老板的亲戚,情绪不太稳定,工作中得到的永远是负反馈,虽然我本人并不玻璃心,但还是渐渐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可是想到现在的就业环境,又想着:要不再忍忍吧。
下定决心离职,还是因为和朋友的聊天,朋友说,我现在没有房贷和车贷的压力,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辞职再找工作就好。
我好像突然被敲醒了,自己有几万元的存款,虽然不多,但是也足够支撑一段时间了。
在离职之后,去上了半年的培训班,学习了新的技能,现在开始找新的工作了,同时也会继续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去应对未来的工作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记得以前在知乎看到这样一个话题:#工作抑郁了,要不要辞职#,很多人会觉得,敢于裸辞的人都是勇士,但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到了极限、确实需要暂缓休息一下。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会犹豫:自己到底该不该离职、工作内耗怎么办、很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到底应该怎么办?

我想说的是:工作是我们人生中的其中一条道路,调整不了心态,暂时走不下去的时候,可以考虑换一条路走走,看看有没有新的收获和选择。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离职,除了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为经济支撑之外,还需要在gap期间,为未来的行动做好准备。

愿大家都能关注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在遇到需要裸辞或者被迫裸辞的时候,拥有足够的与不确定抗衡的勇气和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言说说:你或者你身边不上班的人,都去干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