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许多向我询问:“主任,我患乙肝已有五六年,一直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如何判断自己的病情是有所好转还是恶化了呢?”肝脏作为我们身体中的“静默卫士”,负责着重要的解毒工作,然而其独特之处在于,即便受到伤害,也不会轻易发出明显的“抗议”。

因此,乙肝患者的病情发展,单从身体的直观反应是很难捕捉的。正因为如此,在临床医学上,我们强烈推荐乙肝患者定期进行检查,以准确评估病情的演变。为了监测乙肝病情的发展,我们需要进行哪些关键的检查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六大必要的检查项目:
1、乙肝五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括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五项。乙肝五项检查是诊断乙肝病毒感染、评估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和传染性的重要手段。乙肝五项检查的结果解读通常如下:

(1)乙肝五项全阴:说明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也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建议接种乙肝疫苗。

(2)乙肝五项第2项阳性:说明体内有保护性抗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通常出现在接种乙肝疫苗后。

(3)乙肝五项第1、3、5项阳性:俗称“大三阳”,说明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4)乙肝五项第1、4、5项阳性:俗称“小三阳”,说明体内病毒复制相对较弱,传染性相对较小。

2、乙肝病毒量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称为HBV-DNA定量检测,是检测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具体数量,目的是了解乙肝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的强弱。

乙肝病毒定量正常参考值是小于100IU/ml。

若乙肝病毒载量低于正常值,通常表明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性相对较弱。说明我们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若乙肝病毒载量高于正常值,则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3、肝功能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肝功能检查主要评估肝脏的合成功能、代谢功能以及是否存在炎症或损伤等。肝功能检查可以清楚的了解肝脏的实际情况,不仅可以作为诊断依据,还能了解到当前的病情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白蛋白:白蛋白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转运药物、解毒、抗炎等作用。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器官,所以白蛋白含量能反映出肝脏的健康状态。正常值为:35——51g/L。

转氨酶:以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为主。ALT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内,是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其正常参考值为:0~40u/L;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的线粒体上,当肝细胞坏死、线粒体受损时,血清中AST会升高,其正常参考值为:0~40u/L。

胆红素:胆红素是血红蛋白代谢的产物。胆红素对肝功能判断的意义重大,是临床上判断黄疸的重要依据。总胆红素正常值为:1.7~17.1μmol/L;直接胆红素正常值为:0~3.42μmol/L;间接胆红素正常值为:1.7~13.68μmol/L;以上3个都代表肝脏的合成代谢指标,如果出现这些指标异常则证明肝脏功能已经受损。

4、肝脏彩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大小、形态、结构,以及肝脏内部的血管和胆管等结构。以及门静脉宽度,脾脏是否出现肿大,是否有腹水,是否属于肝硬化阶段,有无占位病变等等。5、肝弹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一种检测肝脏的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用来了解肝脏纤维化及肝硬化的情况,是一种无创的诊断技术。

纤维化程度可以分为五个等级:F0为无肝纤维化,数值小于7.3kPa。F1为轻度肝纤维化,数值为7.3~9.7kPa之间。F2为中度肝纤维化,数值为9.7~12.4kPa之间F3为重度肝纤维化,数值为12.4~17.5kPaF4为肝脏出现硬化。数值超过17.5kPa。6、肝纤四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评测纤维化的指标,包括透明质酸、III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以及IV型胶原等,又称为肝纤四项,其升高往往提示肝纤维化。

如果四项都升高怀疑肝硬化的发生。以上这6个项目最好每3-6个月检查一次。如果病情稳定,肝弹检测和肝纤四项可以一年检查一次。乙肝患者定期检查的目的是判断病情的变化,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以及选择何种方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