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东部战区持续位台岛周边展开演习,陆军、空军、海军和火箭军等多军兵种皆展示出了不俗的战备水平和训练素养。而从东部战区官方账号发布的消息来看,我们已在台岛北部、南部海空域开展了包括对海突击、对陆打击和防空反潜等科目的训练。这其中,反潜作战科目显得尤为非同寻常。

解放军演练反潜科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军演练反潜科目

一方面,受台岛周边海域极其复杂的水文环境的影响,在相关海域实施搜潜和攻潜作战的难度极高。解放军于此地展开反潜作战科目演练,显然意味着我们已在相当程度上做好了“真正动手”的准备。另一方面,以海峡对岸的台军羸弱无比的水下作战力量来看,其无论如何都配不上解放军如此大动干戈的“高规格待遇”。与之相比,倒是对台海问题虎视眈眈的美国和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最有可能成为解放军在未来的统一之战中面临的水下对手。可以说,在台岛周边海域大秀“反潜作战肌肉”的解放军,更像是在以这种方式威慑并警告美日两国,是不折不扣的“打明牌”。

台岛周边海域很适合潜艇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岛周边海域很适合潜艇活动

对于台湾岛周边海域的水文情况,我们基本可以用“潜艇乐园”这四个字来形容。与平均水深仅约60米的台湾海峡不同,台岛北部与琉球海沟和冲绳海槽相临近,平均水深不低于1000米。而与花东海盆相邻的台岛中东部和中南部海域,平均水深则可达到约2500米。这些水深条件很适合潜艇隐匿自身,尤其是可供具备大潜深能力的核潜艇活动,因为潜艇下潜得越深,水面舰艇和反潜机探寻到其水下噪音的难度就越大

温跃层会偏转声音传播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跃层会偏转声音传播方向

不仅如此,如果有潜艇在台海周边海域活动,其还能获得一个“天然的隐身衣”,那就是名为“黑潮”的日本暖流。作为北太平洋西部流势最强大的暖流,“黑潮”的主流会沿着台岛东岸和琉球群岛西侧向北流,其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流速快且高温高盐。要知道,温度和盐性不同的海水会在相汇时形成温跃层,上下层海水的温度和密度都有较大的差异,这会导致水下的声音传播路径出现一定程度的偏转。也就是说,如果水面舰艇或反潜机以声呐探测水下潜艇,那以获得的声音回波信号路径锁定的位置,很可能与潜艇的实际位置有显著的偏离。

台岛东北部海域海底板块存在运动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岛东北部海域海底板块存在运动扩张

另外,根据多年来已探明的海底科考结果,从台岛东北部海域到冲绳海槽南侧的海底板块,存在一定程度的运动扩张,再加上一部分海底活火山的影响,故这片海域的海底自然噪音环境也较为复杂,同样会给搜潜和攻潜带来某些麻烦。从以上这些都可看出,台岛周边海域的水下环境都很利于噪音低且下潜深度大的先进潜艇进行部署和作战

日本海自的大吨位常规潜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海自的大吨位常规潜艇

至于说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均拥有相当优越的潜艇战力,前者手握全球规模最大且技术最先进的核潜艇部队,后者则在大型常规动力潜艇领域有着傲人的技术和产品。尤其是美国海军,在看到解放军于近年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后,美海军也有针对地调整了自己的部分学说,认为在未来与中国的潜在军事冲突中,隐蔽性较差的水面舰艇将很难从容地在“第一岛链”周边海域活动,唯有潜藏在水下的核潜艇才能较好地展开作战,故核潜艇愈发受到美军高层的重视。

美国攻击型核潜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攻击型核潜艇

从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于前不久批准的相关法案中就能看到,美国海军在2025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中削减了1艘护卫舰的预算,但却增加了1艘攻击型核潜艇的资金授权。“宁可减掉1艘水面舰艇,也要多造1艘核潜艇”,这已经很清楚地反映出美国海军的战略学说和作战思维的变化了。而这种变化对于解放军来说,更是个不可小觑的挑战。

解放军尤为重视反潜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军尤为重视反潜作战

因此,在“联合利剑-2024A”演习中设置的反潜作战科目,显然是解放军为应对比岛内台军更强大且危险的潜在对手而进行的实战化演练。美国和日本的潜艇部队,值得我们时刻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