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24日,解放军第二十八军萧锋怀着“必胜”的信心,奉三野第十兵团素有“小叶挺”之称的司令员叶飞之命,集结兵力发起了著名的“金门战役”。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以我军9000余将士大部分壮烈牺牲,少部分将士被国军俘虏的惨痛代价收场。金门战役的惨败,成为了我军解放战争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失利战。

10月27日,在台北草山公馆的蒋介石得知国军在金门战役中大胜、解放军大败的消息,竟流着泪说出了一句话……

那么,可以在陆上鲸吞蒋介石的八百万精锐之师的解放军,为何会在这个小规模的金门战役中失手呢?而从不轻易外露情感的蒋介石为何又会为此流泪发出那一句感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胜败之因

1949年10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鼓作气在短短几天之内便轻松攻取了厦门,这不仅让驻守在厦门的全体解放军指战员们对下一步夺取金门岛增强了信心,也让我军的很多人从内心产生了放松的心理。

一时间,军中很多人都乐观地认为:那金门不但没有什么工事,而且残兵败将中的两万人是驻守的李良荣兵团的主要力量。具有永久性工事的厦门都被我军轻松拿下,何况是一个小小的金门岛呢?

然而,令司令员叶飞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大势已去的蒋介石居然启用了被毛主席称为国军中“狡如狐,勇如虎”的胡琏来固守金门,而正是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在这次战役中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胡琏不仅巧妙地隐藏了自己作战的行踪用来迷惑解放军的判断力,而且还在紧接着的10月24日向蒋介石发出了“十二兵团还在海上”的一封电报,并假意向蒋介石请求撤回台湾。

得知此“好消息”的叶飞,并不晓得其中的“蹊跷”,错误地认为:趁着一边胡琏兵团还未上岛,李良荣兵团还未完全撤走的状态下,攻取金门便是绝佳的好机会。

而此时的叶飞还面临着刚刚解放,社会秩序尚不稳定的厦门带来的一系列的市政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些工作,叶飞将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市政建设的工作中,不知不觉中,他对于市政接管工作的热情已经远远高于对金门战役的重视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叶飞一系列轻敌的言行和决策更是将我军主动发起的金门战役推进到了失败的边缘。

在10月份的兵团作战会议上,意气风发的叶飞认为金门就是碗里跑不了的肉,想何时夹,就何时夹,一副“此役必胜”的轻敌态度。

作为福建的最高军政领导,一位金门县县长居然已经在他的安排下提前任命,“鲜鲜出炉”了。

此时的叶飞简单地认为:“大陆不再会有大仗可打,你们二十八军就来扫个尾”,于是便把解放金门的任务交给了善守不善攻的第二十八军。

而此时的第二十八军正处于军长朱绍清在上海治病,政委陈美藻忙于治理福州,参谋长也未到位的非常时期,副军长萧锋只能一个人硬着头皮扛起了这“千钧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令人没有料到的是,即便是身负“千钧之重”的萧锋也是有着不小的轻敌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