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你掌握了吗?在紧急关头,这项技能或许能挽救一条生命。学习心肺复苏术,不仅能让身边亲人多一份保障,更是能够体现对社会责任的担当。那么,遇到危急情况时该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术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 识别心脏骤停同时 呼叫救护车

轻拍患者面部及双肩,并在双侧耳边大声呼喊,观察有无应答。如果没有反应,说明患者意识丧失;快速观察患者有无自主呼吸,观察病人的胸廓有无起伏;并同时判断有无脉搏,判断时间为5-10S。若患者无意识、无脉搏、无自主呼吸,即可实施心肺复苏术,并同时呼叫救护车。

二.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患者应仰卧平躺于硬质平面,解开衣领和腰带,操作者跪在其旁。操作者左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下1/3交界处(男性可选择在双乳头连线的中点),右手平行重叠压在手背上。操作者肩、肘、腕应位于同一轴线,身体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胸外按压时应以掌根部为着力点,肘关节伸直,依靠自身重力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患者胸壁,保持已选择的按压位置不变。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CM,但不宜超过6CM。儿童和婴儿的按压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 1/3(儿童约 5CM,婴儿约4CM)。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仪,应该联合应用CPR 和自动体外除颤仪。

三.开通气道

进行30次心脏按压后,开通气道。清除病人口腔、鼻腔的异物和分泌物,若有假牙,应取下。若无颈部创伤,一般采用仰头拾额法开放气道。即操作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头向后仰,另一手的食、中两指拾起下颌,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保持气道通畅。

四.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持续吹气时间不少于1秒。在确保气道通畅时,操作者左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孔,吸一口气,用口唇完全包绕病人的嘴部,然后缓慢吹气,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确保足量的气体进入患者肺部。每次吹毕即将口移开,让患者凭借胸部弹性收缩被动完成呼气。吹气量以能看见患者胸廓起伏即可。按压和通气的比例为30:2,交替进行。对于婴儿和儿童,按压和通气的比例可为15:2。

心肺复苏术,可以在关键时刻成为挽救生命的利器。让我们积极学习心肺复苏知识,为守护生命安全贡献一份力量吧!

(医疗免责声明: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及参考使用,并不代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能替代执业医师诊断,不代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