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其实也算得上是一帮亲戚朋友在打架:孙权是刘备的二舅哥,放在今天,他们就是三天不喝七天也得喝一顿的实在亲戚;袁绍是曹操的朋友,刘备也是曹操的朋友,而且还是相当不错的朋友,说是发小兄弟也不为过。

正因为是实在亲戚和要好的朋友,所以枭雄们都能把对方算计到骨头里:刘备知道自己打不过曹操,所以“见(曹操)麾旌,便弃众而走”;曹操知道袁绍“见事迟”,所以跟袁绍打架的时候喜欢搞突然袭击,等到袁绍反应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曹操击败袁绍,靠的就是谋略。他抓住老朋友袁绍的致命弱点,在官渡之战中出奇制胜,而袁绍则被手下的谋臣武将吵昏了头,一通奇葩操作,不但痛失截杀曹操、端掉曹操老窝的大好机会,还导致了官渡之战的全面溃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渡之战时,曹操是实力远不及袁绍,《三国志》记载袁绍跟曹操的兵力对比是十比一:“绍众十余万,屯营东西数十里。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诸葛亮在隆中对时也证实了这一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曹操不但有宏图伟略,而且也是一位精算师,他对老朋友袁绍和刘备的了解,可以说是如掌上观文。

曹操跟袁绍一起混社会的故事读者诸君都知道,刘备的妻子被吕布两次抢走,曹操帮他抢回来并以大汉天子刘协的名义封其高官显爵,这在正史中也有记载:“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禽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在徐州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糜竺的妹妹为正室夫人、甘姓“白玉美人(史书中确有此美称,刘备一度沉迷)”为妾室,这二位落到吕布手里,会发生怎样不可说的事情,读者诸君都能想得到。

刘备很仁厚,但是他跟曹操交往的时候,确实有点不厚道,比较而言,三国枭雄中最讲义气,似乎还是曹操,袁绍后来抑郁而亡,曹操还跑到他坟头上大哭了一场:“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

曹操哭袁绍,一方面是哭他与袁绍的旧情,另一方面也是哭自己此战打得实在艰苦,所以大获全胜之后,百感交集,不大哭一场难以畅怀:这场胜利,来得实在太不容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得十分艰苦,几乎已经到了撑不下去的崩溃边缘,要不是荀彧在后方给他写信打气,曹操就卷铺盖回去了:“太祖保官渡,绍围之。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引绍。(荀彧提醒“此用奇之时”)太祖乃住。遂以奇兵袭绍别屯,斩其将淳于琼等,绍退走。”

奇兵突袭别屯,指的就是火烧乌巢。

曹操火烧乌巢,是官渡之战的转折点,其意义远大于关羽斩颜良——任何时代的战争,打的都是后勤补给,乌巢粮草被烧,对袁军的士气打击很大:吃粮当兵,当兵就是为了吃粮,你连粮食都没了,谁还给你当兵?

袁绍粮草被烧,可以从后方再运,但是古代没有高铁,车载人扛,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到达前线的。

粮草被烧打击的是袁绍的士气,曹操这条奇计也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冒险:突袭的轻骑兵如果在回程时被袁军重兵截击,官渡之战就会以曹操被擒斩结束了。这样看来,火烧乌巢对袁绍来说,也是很难得且稍纵即逝的致胜战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对老朋友袁绍实在是太了解了:袁绍并没有第一时间派出重兵去围堵曹操,反而一头雾水地看着下面谋士和武将吵架:张郃高览主动请缨,要在半路截杀曹操;郭图等谋士则想直捣敌人老巢——也不知郭图从哪里得到的情报,说曹操已经去了乌巢。

现在想来,张郃和郭图的说法都有道理,很多人都说张郃正确郭图错误,显然是不公平的:如果袁绍倾尽全力攻打曹军大营,留守的曹洪和荀彧的侄子荀攸(荀攸虽然比荀彧年纪大,但辈分低了一级,他是曹操的前线参谋长,当时的说法是“谋主”)肯定顶不住。

连夜奔袭疲惫不堪的曹操跑回被端掉的老窝,肯定会惊慌失措,那时候袁绍再全力决战,自然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郭图和张郃的说法都有道理,这时候就该袁绍这个当家的拍板决策了:发动全部力量形成一只铁拳,要么全力围堵曹操,要么孤注一掷去端曹操的老窝,不管打哪里,曹军都顶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绍不愧是出自懂政治的四世三公之门,为了不扫手下的面子,他居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平衡主意:你们说的都对,咱们兵分两路,很能打的张郃高览去攻击曹军大营,蒋奇去乌巢,看看能不能把我的老战友淳于琼救出来!

淳于琼是袁绍的老战友,也是曹操的老战友,这一点读者诸君都知道,但是有一点笔者最后也没琢磨明白:当时有多少谋士和武将“身在曹营心在袁”?

袁家树大根深,门生故吏遍天下,曹营卧有袁绍的眼线,想脚踏两只船,跟袁绍眉来眼去的曹方人员肯定不少,所以郭图知道曹操已经离开大营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袁绍得到这样准确的情报,为什么不在半路上“迎接”一下很辛苦的老战友、老朋友、老兄弟曹操?

张郃是反对攻打曹操大营的,袁绍偏偏让他担任主攻,这主意也就袁绍能想出来,而张郃肯定是一肚子苦水:端了曹操老窝,说明郭图比我强;拿不下曹军大营,我也会被骂成茄子,既然赢也不行输也不行,我干脆降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郃高览降曹的时候,曹操还在从乌巢返回的路上,如果张郃不主动降曹而是“自作主张”等在曹营之外,也可能迎头痛击曹操的疲惫之师,没准儿还真能收到奇效。

受电视剧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曹操是亲自出迎归降的张郃高览,事实是当世留守的只有曹洪和荀攸:“郃之来,洪疑不敢受,攸谓洪曰:‘郃计不用,怒而来,君何疑?’乃受之。”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张郃也绝非忠贞良善之辈,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就反水,这可能也是袁绍阵营风气不好所致——当时张郃完全可以诈降并直接摧毁曹军大营,那也算是立了一大功。

袁军上下勾心斗角,一举扭转官渡战局的大好时机就这样变成了袁绍溃败的关键节点,读者诸君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袁绍把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攻其一点,战局又该如何收官?如果袁绍派张郃高览截击曹操,而让郭图担任攻击曹营总指挥,结果又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