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一 · 知古通今|周二 · 牧夫专栏

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 · 观测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测|周六 · 茶余星话|周日 · 视频天象

翻译:葛文迪

校对:牧夫校对组

编排:陶邦惠

后台:朱宸宇

https://esawebb.org/news/weic2413/?lang

天文学家们在近域宇宙的大多数大质量星系中(包括我们的银河系),都已经发现了超大质量黑洞,它们的质量是太阳的数百万倍甚至是数十亿倍。这些黑洞很可能对它们所在星系的演化有极大影响。只不过,科学家们对于这些天体是如何成长得这么庞大,尚未完全理解。在宇宙大爆炸后的10亿年内就有巨型黑洞存在,这意味着这些黑洞一定在非常早的时期就已经快速地成长得如此巨大。现在,韦布空间望远镜为宇宙初期巨型黑洞成长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发现。

韦布太空望远镜的最新观测结果展现了两个星系及其超大质量黑洞正在进行并合的画面。这起并合事件发生在宇宙的年龄只有7.4亿年时,这个系统被命名为ZS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显示了ZS7星系系统所处的空间环境

图片来源:ESA/Webb, NASA, CSA, J. Dunlop, D. Magee, P. G. Pérez-González, H. Übler, R. Maiolino等

正在吸积物质的超大质量黑洞具有特殊的光谱特征,这使得天文学家可以对其辨识。但对非常遥远的黑洞(例如本次研究中的黑洞)而言,这些特征就不能用地基望远镜观测,只能借助于性能优异的韦布空间望远镜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Hannah Übler说:“我们在黑洞附近发现了高速运动的高密度气体,以及被黑洞在吸积过程中产生的高能辐射照亮的高温高电离气体。得益于韦布空间望远镜成像的高清晰度,我们可以分辨出这两个黑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标明了ZS7星系系统的具体位置

图片来源:ESA/Webb, NASA, CSA, J. Dunlop, D. Magee, P. G. Pérez-González, H. Übler, R. Maiolino等

研究团队发现发现其中一个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5000万倍,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Roberto Maiolino说:“另一个黑洞的质量可能也差不多,但由于它被淹没在致密气体之中,所以比较难以测量。”

Übler解释道:“我们的发现显示,并合是黑洞迅速成长的重要途径,即便在宇宙初期也是如此。结合韦布空间望远镜先前在遥远宇宙发现的其它活跃的巨型黑洞,我们的研究成果也能证明这些巨型黑洞从一开始就在塑造星系的演化。”

西班牙天体生物学中心的Pablo G. Pérez-González补充道:“ZS7的恒星质量与银河系附近的大麦哲伦星系类似。我们试着想象,如果正在并合的每一个星系中都有比银河系内的超大质量黑洞还巨大的黑洞,这些星系的演化会被怎样影响。”

该研究团队还强调,两个星系在并合时也会产生引力波。此类事件可经由下一代的引力波天文台进行观测,例如欧洲航天局正式启动了激光干涉空间天线(LISA)任务,这将是第一个位于空间的专门研究引力波的天文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激光干涉空间天线(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LISA)是一个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合作的引力波探测计划,现仍在设计阶段,计划于2015年投入运行,这将是人类第一座太空中的引力波天文台。

图片来源:百度

LISA的首席项目科学家Nora Luetzgendorf说:“韦布的结果告诉我们,LISA探测到的较轻的系统应该比之前假设的要频繁得多,这很可能会让我们在这个质量范围内调整我们的LISA探测率模型。这只是冰山一角。”

责任编辑:郭皓存

牧夫新媒体编辑部

『天文湿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众号:astronomy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揭开NGC3169的面纱

图片来源:ChristopheVergnes,AzizKaeouach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