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在给植物取名字的时候,主要根据三点。例如皂荚,它就是因为有类属于肥皂一样的作用,故而得名。例如韩信草,它就是韩信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和这种植物发生了关联,故而得名。例如夏枯草,它就是根据它的形态来命名的,夏至而枯。今天笔者给大家分享一种以形态命名的植物,它是传统食药两用植物,重要的中草药,但是在农村很常见。甚至农民朋友偶尔还会采摘些来当野菜吃,它就是紫花地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花地丁,顾名思义就是开紫色的花,根如钉子,故而得名紫花地丁。紫花地丁又称堇堇菜、箭头草、铧头草、光瓣堇菜、犁头草、地丁草,它是堇菜科堇菜属多年生的宿根性草本植物。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将它紫花地丁认为犁头草是两种植物,事实上虽然它们略微有所区别。但是它们长得大体相似,而且作用几乎也一样,完全没有必要去区分,最重要的是没有专业的技能也很难分辨的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花地丁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本草植物。这种植物根茎短,垂直向下,有多数须根。叶多数,均为基生,呈莲座状。叶像箭头又如农民朋友犁田的犁头,故而得名箭头草、犁头草。花期花果期4月到9月,花生于茎顶,花茎生于基本,与车前草类似。紫花地丁的花为紫色或淡紫色,少有白色。蒴果长圆形,成熟之后会裂开,呈三角状,内部有很多褐色的种子,卵球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明朝《救荒本草》就有详细记载了这种植物的形态特征,书中写到:“紫花地丁,原名堇堇菜,一名箭头草。生田野中,苗地塌地生,叶似铍箭头样,而叶蒂甚长。其后,叶间窜葶,开紫花。结三瓣蒴儿,中有子如芥子大,茶褐色”。目前这种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地,常见于田间地头、荒野草地,甚至小区公园都随处可见。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紫花地丁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草本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花地丁属于传统食药两用植物,价值是非常高的。一方面,它是可以食用的。在春天的时候紫花地丁幼嫩期时,它的嫩茎叶可以采摘来当野菜吃。或凉拌或者清炒还可以裹上面粉蒸着吃都非常的不错,个人觉得要比蒲公英好吃,蒲公英味道太苦了。事实上紫花地丁在古代就常被当做野菜来充饥的,很多民间草志中都有记载,如《本草纲目》、《救荒本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花地丁除了可以当野菜食用之外,同时它还可以用来煮水泡茶喝。将采摘回来的紫花地丁洗干净之后,晒干即可用。煮水或者开水冲泡即可,清热解毒。紫花地丁除了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之外,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入药了,紫花地丁是传统中草药,在我国应用历史就长达2000多年。紫花地丁以全草入药,一般5月份或者6月份的时候当其果实成熟时开水采收,洗干净晒干可用。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要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确实如此,在农村如果有人被毒蛇咬伤,懂它价值的老农都会告诉他,用紫花地丁捣碎之后来敷,可解蛇毒。农民朋友了解了吗?如果你的家乡还有这种植物,那么不妨采摘些晒干备用,夏天的时候用它来泡水当茶喝也是极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紫花地丁了解吗?你认识紫花地丁了吗?在你的家乡有紫花地丁这种植物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