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接连两个反制措施

第一个反制措施:《关于对美国军工企业及高级管理人员采取反制措施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措施针对美国不仅无视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客观公正立场和建设性作用,还以所谓的俄罗斯因素为由,多次对中国实体滥用非法单边制裁,大搞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严重侵犯中国企业、中国机构和中国人正当合法权益。

不仅如此,还针对美国持续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九条、第十五条规定,中国决定对十二家美国军工企业,以及十位高级管理人员采取反制措施,并且明确施行时间为2024年5月22日。

第二个反制措施:中国可能考虑对配有大排量发动机的进口汽车提高临时关税税率。

5月21日,欧盟中国商会在美国最大社交平台发布声明称,其从内部消息人士处获悉,中国可能考虑对配有大排量发动机的进口汽车提高临时关税税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不应该“抱怨”中国提高临时关税税率,因为中国的关税措施,和美国的关税措施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调整关税税率的本质是为了追求实现“双碳”目标和加快绿色发展的决心,并且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原则,而美国,包括欧盟提出的关税政策,完全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保护自身经济利益,这是完全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原则,同时还成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加快绿色发展的阻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2日,港媒《南华早报》报道称,这一“反制”举措将对抗欧美针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的贸易行动。

报道中还谈到了有关进口汽车的数据,2023年,中国进口约25万辆发动机排量大于2.5L的汽车,占进口汽车总量的32%,进口大排量发动机汽车也占中国大排量发动机汽车消费量的80%。如果提高临时关税税率,将对从欧盟进口的汽车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从美国进口的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指出,这一潜在举措对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都将产生影响,尤其考虑到近期美欧接连对中国电动汽车发难的背景。

这是没办法的呀,是美国多次强行宣布加征高额关税,尤其是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甚至已经增加至100%,别说中国反对,美国那些所谓的盟友都为此感到担心,毕竟,这将损害相关方的实际利益。

就在当天,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访问德国法兰克福时,还试图拉拢欧盟,呼吁欧盟应该同美国一起,应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保证美国制造商的生存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就在耶伦说完之后晚些时候,综合《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竞选辩论会上表示,欧盟不会追随美国加征对华关税,欧盟方面将采取与华盛顿“一揽子关税”不同的做法,要“量身定制”对华关税。

说白了,美国的“盟友们”也不再是心甘情愿为美国做嫁衣,也想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和发展之路,不想再全凭美国做主,更不想无节制的被美国剥削,还得赔笑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在最后,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现在已经不是美国一家独大的时代了,西欧国家不用再看美国脸色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