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0多万吨石油运抵中国,美元全球化地位面临巨大冲击;关键时刻,美媒集体“吹风”耶伦访华计划,对华求援意图已昭然若揭,但美国犯下的3大战略错误,却不是中方能帮忙解决的。2900多万吨石油运抵中国背后,暗含了哪些深层信号?美国又犯下了哪3大战略错误呢?

就在伊朗石油部长贾瓦德·奥吉公开表态,称该国正努力向中国市场输送更多石油之际,两家全球能源航运公司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不禁让人们对中伊能源合作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据悉,在过去的24个月里,伊朗方面已经将至少2900多万吨石油运抵中国,且石油成交价较国际油价还略低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比增速近20%的石油输送量,持续扩大的石油出口计划,外加人民币贸易结算模式,三大要素叠加在一起,让人们看到了中伊石油合作的光明前景,以及中东国家在“去美元化”道路上的勇敢尝试。

众所周知,近几个月以来,宣布以本币结算代替美元结算的中东国家并不只伊朗一个。今年3月,伊拉克央行公布的最新改善外汇储备措施中,就包括允许以人民币直接结算该国对华贸易这一条;此外,沙特财政大臣也曾明确表示,该国愿意用非美元货币进行石油交易。

由此可见,以人民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体系正逐步取代石油美元的垄断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在“去美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反复出现的美债上限对峙跟6月份刚签署通过的《财政责任法》,不仅严重损害了美债信用,还让更多美债持有国做出了抛售减持、规避风险的决定;而这样的结果无疑会加速全球的“去美元化”进程。

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美债抛售狂潮,致力于通过加息和发售新美债来填补窟窿的美国财政部也在努力寻求外部帮助;近日,一众美国媒体就开始频繁“吹风”,称美财长耶伦的中国之行即将拉开帷幕。据微软全球广播公司报道,耶伦表示希望通过访华重新建立起与北京方面的联系,并通过讨论分歧来消除双方的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布林肯访华前夕的舆论风向类似,近段时间,“预言”耶伦将于7月初访华的声音可以说是此起彼伏;只不过与之同时传出的还有另一个消息,那就是拜登政府即将批准一项涉华政令,旨在切断美企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对华投资项目。

就舆论风向而言,华盛顿方面的确希望耶伦的访华计划能尽快落实的。因为迫切需要外部援助的美国非常希望中方能停止减持美债,甚至适当增持美债;但就像布林肯此前所说的那样,在对华合作的同时,美国仍将做中方不希望看到的事,说中方不想听到的话;换言之,就是拜登政府的遏华大方向并不会发生改变。

只可惜,美方的“小心思”已经被中方看清,美方自己犯下的3大“战略错误”,也不是中方能“代劳”解决的。那么,美国究竟犯下了哪3大战略错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占据金字塔顶尖的精英阶层攫取了全球化带来的巨大财富,却让半数以上的底层民众来承担全球化所带来的破坏。

其次,是削弱了政府和政府机构的权利,让主要公共服务机构陷入资金不足、权威丧失的恶性循环状态;最后,是让美国处于财富至上的金钱政治下,让所谓民主彻底沦为了一纸空谈。

总的来说,3大错误的出现就是因为两党之争下的美国已然成为了一个唯金钱论的美国。为转嫁经济危机,美财政部及美联储大肆加息增发美债,意欲让全球各国为美国买单;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却不愿再为美国的崛起而买单了。像“去美元化”就是各国向美国做出的一个警告,如若美国继续妄图将金融危机转嫁至他国,那么必将有更多国家加入这一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