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一名叫董耀东的普通士兵,突然接到上级的命令,前往大连黑石礁。

而这里,通常是用来接待高级将领和重要来宾的地方,一个小战士怎么会受邀前往此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耀东

一路上,董耀东提心吊胆,猜想自己犯下了难以弥补的过错,要到此受罚,到达目的地后,上级的一番话更是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那么,在黑石礁发生了什么?上级到底说了什么?董耀东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呢?

为国捐躯的英雄

原来,1971年,董耀东正满18岁,上级通知他到黑石礁,是为了告知他的身世,他的原名叫做蔡小东,父亲就是蔡正国副军长。

蔡正国副军长是位战斗英雄,一生战功无数,最终为国捐躯,而他最后的一战就在朝鲜半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正国烈士之墓

1950年,资本主义国家向朝鲜半岛派兵,打着民主的旗号来干涉他国的内政,面对这样的情形,我国政府为了防止战火蔓延到国内,立刻派兵跨过鸭绿江。

当时的蔡正国刚带兵打完海南岛战役,正准备前往河南进行休整,但是看到祖国处于危难之中,再加上上级对自己的信任。

所以他就接受了上级的指派,在1950年10月19日马不停蹄地赶往朝鲜。

虽然蔡正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无数战争,但是前往异国他乡打仗还是第一次,他心中有对亲人的不舍,对战局的不确定,但更多的是打败敌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到达朝鲜半岛之后,蔡正国所带领的40军立刻投入战斗之中,并且用极快的速度就打赢了第一仗,在部队中树立了自己的威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时期的蔡正国

而在此时,他也接收到了另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接管50军。

50军由国民党队伍改编,进入朝鲜之后,在几次战役中都表现平平,上级也不对这支军队抱有太大的希望。

此次希望蔡正国来带领这支部队,就是看中了,他的作战经验,以及他入朝之后,在战场上表现出的领导、指挥能力。

所以在1950年底,蔡正国正式接任带领50军。

在蔡正国的带领之下,50军也慢慢改变了外界对他们的看法,其中,他们接受的一项任务就是在汉江南岸抵抗敌军。

由于50军以往战绩不佳,所以上级对他们的期望是在此严守七天,但是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敌军武器装备充足,在50军拼死抵抗七天之后,敌军仍然没有任何退兵的迹象,甚至还想要再次反扑,所以50军也只能听从上级命令,继续与敌军缠斗。

期间,上级找蔡正国谈过话,希望他们能够继续拖延敌军的进攻,蔡正国立刻表达决心,表明只要有他在,敌军就不可能往前前进一步。

之后在条件恶劣,物资装备不足的情况下,蔡正国带领手下将士,用必死的决心和勇气,硬生生地扛住了敌人的攻击。

他们守在此地,一守就是50天,也为我军后方部队争取了大量部署和决策的时间。

经此一战,50军也算扬眉吐气,让其他战士对他们刮目相看,蔡正国带兵歼灭29旅坦克营一战,更是令人称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9旅坦克营是敌人的法宝之一,这支部队装备精良,使用最先进的武器,而且也在之前的战役中积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

但是遇到蔡正国之后,他们的本领却怎么也发挥不出来。

虽然蔡正国使用的是老式传统武器,手下的将士也都在忍受着饥饿寒冷,但是他们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再加上蔡正国智慧的决策和领导,最终歼灭了29旅坦克营,也增加了我军的信心和勇气。

在白云山与敌人的作战中,蔡正国更是表现出了中国军人该有的勇气与信念,与敌人缠斗11个昼夜之后,最终成功归来,他手下的部队也被人称为白云山团。

与敌方作战到1953年时,敌军已经感受到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4月份,我军众多将领在青龙里组织开会,其中就包括蔡正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正国

由于此时双方激战正酣,战争也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敌军时刻都在观察我方的一举一动,侦察机一直在上空徘徊,试图寻找出我军司令部所在处,想要一举歼灭我方高级将领。

所以,蔡正国在组织会议时一直十分谨慎,将人来人往、通信密集的司令部伪装成了一处普通的民间场所。

但狡猾的敌人继续增派飞机进行巡逻侦察,这也让我方倍感压力。

4月12日时,有人发现,敌军飞机掠过司令部上空,并且在空中拍照,这让郑竹书感到十分不安。

因为此前敌军袭击我军另一处据点时,也曾经低空飞行进行空中拍照,所以他立刻把这个情况报道给了赵国璋,由他向蔡正国汇报,希望此次开会的地点能够挪到坑道中去。

但是由于当时事务繁忙,再加上开会时间即将到来,蔡正国在忙乱中没有听取赵国璋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正国(中)

但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这一个小小的失误,竟然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当天晚上10时左右,敌军飞机从上空投下炸弹,直接轰炸了我方司令部。

炸弹就在离会议室五米远的地方炸响,巨大的冲击震倒了墙体,弹片击穿了无数人的身体。

蔡正国也被弹片击穿头部和胸部,倒在了血泊之中,大家注意到倒地的蔡正国后,立刻叫来队医进行施救,但是因为他失血过多,昏迷不醒,队医也无力回天,蔡正国副军长最终倒在了异国他乡。

身经百战的战士

蔡正国44岁时,结束了自己英勇的一生,而将时光倒流在44年前,他还是出生在江西一户普通人家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家中贫困,但是蔡正国的父母还是四处借钱供蔡正国上学,在学校读书的这段日子里,是他为数不多的平稳幸福的生活。

但之后,由于军阀混战,国内局势动荡不安,蔡正国也只能被迫归家。

之后,他就在邻村的莲花县学习手艺,但是这个师傅对他却有些严格,甚至是苛刻。

好在在这悲惨的生活中,蔡正国看到了一丝亮光,那就是中国工农红军。

1932年4月,蔡正国在江西永新县正式加入红军,成为了一名战士。

之后,他就随部队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役,并且都表现不凡,1934年,他跟随部队开始长征。

在长征路上,蔡正国所经历的一件事,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一生都要追随党的步伐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在习水县土城一战中,蔡正国不幸肩窝中弹,昏迷不醒,部队就把他安排在村民的家中养伤。

就在他以为伤好后,能够继续跟着部队进行作战时,他从梦中惊醒,发现周围空空荡荡,部队早已走远,而他的身下还压着几块铜板。

他明白,这是部队最后的决定,他受伤严重,继续跟着队伍前行,只会加重伤势,甚至可能会丢下生命,所以希望他能够留下养伤,伤好后就回到家乡。

蔡正国明白上级的良苦用心,但是他同时也明白,革命和战争并没有结束,他绝对不能退缩。

所以他不顾村民的劝阻,简单整理行李之后,就向着部队的方向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肩窝受伤的原因,蔡正国走一段时间就需要休息,但是为了能够追上部队,他昼夜不敢停歇。

路上遇到其他队伍之后,就换药稍作休整,再继续前进,而在前进的路途上,他肩窝的伤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

他也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兆头,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终于在奔波一段时间后,他终于追赶上了大部队,又重新归队。

之后在他对这件事进行回忆时,也十分庆幸地表示,当时幸好伤在肩窝,而不是在腿上,否则的话,他真的就再也回不到大部队了。

归队之后的蔡正国继续参加了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并且在1939年随部队一起挺进山东,1948年参与辽沈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沈战役

在葫芦岛时,蔡正国所在的部队遇到了有“赵子龙师”之称的国民党军队。

这支部队自称战无不胜,但蔡正国并不相信他们这些虚名,他只相信战场上真刀实枪硬碰硬的结果,所以他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勇敢冲锋。

当时国民党军队接受了帝国主义国家的资助,所以物资十分充足,而且在督战队的监督之下,国民党军队似乎比之前也多了几分英勇。

但是蔡正国并没有把他们的虚张声势放在眼中,只相信工农红军从最开始的小部队一直走到今天这样的大部队,靠的绝对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作战能力。

当时这场战争打得十分惨烈,上级几次打电话询问战况都能听到,背景中嗖嗖的子弹声和炮弹炸裂时巨大的声响。

蔡正国向上级保证,一定会守住阵地,而后沟通就被再一次被爆炸所打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蔡正国带领着部队守住了敌人两次大规模的进攻,以及八次的冲锋,最终打败了“赵子龙师”不败的神话。

毛主席和朱德听到蔡正国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之后,也表示他确实是一名骁勇悍将,之后他又大大小小参加了许多战役,直到1953年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英雄背后的故事

蔡正国在战场上英勇牺牲,主席痛心地表示我方又丧失了一员猛将,而最痛苦的莫过于他的妻子张博。

蔡正国去世之后,部队为他在附近的松林举办了一场追悼会,之后将他的遗体和物品都运送回国,埋葬在沈阳烈士陵园中。

当时跟随蔡正国的还有一封家书,这封信中写满了对家人的思念,也表达了战争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博

看到这封信,张博泣不成声,几度昏厥过去,回忆起他们过往的日子,更是觉得心痛。

1943年,两人当年在上级的撮合之下认识,并且组成了家庭,但是由于战争的原因,夫妻两人奔忙不停,聚少离多。

但是他们彼此都很珍惜对方,并且有了一个女儿,可这个早夭的女儿也成为了他们永远的伤痛。

因为当时物资匮乏,母亲无法及时补充营养,奶水不足,所以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孩就只能四处“讨食物”,她在24个人的怀抱中静静地长大。

但是战争是残酷的,一个月后,这个女孩还是因为营养不足,长期饥饿,在母亲的怀抱中停止了呼吸。

这给张博和蔡正国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好在1947年时,他们有了一个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正国一家最后一张合影

1953年2月,他们又有了第二个儿子蔡小东,而1953年,蔡正国牺牲时,这个小儿子还不到一岁。

带着两个孩子,看着丈夫的遗体,张博只觉得未来迷茫,而更加令人心痛的是,在失去丈夫的第二年,上天又带走了他们的大儿子。

从此之后,张博只能和小儿子相依为命,但好在董凤奎看到这孤儿寡母的不易,于是经常来接济张博,渐渐地两人之间也产生了不一样的情绪。

而董凤奎为了更好照顾这个继子,和张博之间没有任何的孩子,而蔡小东,也改名为董耀东,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

当他随着同学到烈士陵园扫墓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料想到自己的亲生父亲就躺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小东在父亲墓碑前

直到1971年时,他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当他再一次来到陵园,看着父亲的墓碑时,有了不一样的感触,除了思念,他还感受到了勇气和力量。

他也发誓要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而在纪念馆中,看着父亲的血衣,他也真实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父亲所经历的一切以及和平的来之不易。

之后,蔡小东每一次观看朝鲜战争的资料,眼眶都会湿润,他语重心长地表示,希望世界永远和平,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刻。

而他也写书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从母亲的口中了解到了父亲更多的故事,并且把这些事迹讲述给了更多的人,希望把以父亲为代表的志愿军将士的精神传递给了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小东被授予的三级国旗勋章

结语:

在祖国建设的过程中,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赢得了今天这些和平,我们不仅要珍惜和平,同时也应该传扬英雄的精神。

而英雄的离去并不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如果蔡正国副军长能够看到新中国今日的发展,他也一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也希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能够铭记英雄的故事,再接再厉地建设和发展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