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婷妈。

自从婷婷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退步了。我和班主任跟她讲了很多的“道理”,从远到近,但她依然听不进去,什么不好好学习,以后找不到好的工作了;不好好学习,中考竞争大,到时候考不上高中啦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很多家长有过我一样的经历吧。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侧重于“讲道理”,即通过灌输知识、讲解道理来教育孩子,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忽视了他们的感受和需求。所以收效甚微。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比单纯的讲道理更有效呢?当然有的,所谓“讲道理”不如“拉关系”。

“拉关系”,则强调的是建立一种基于理解和信任的亲密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影响和引导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

一、为何要多跟孩子“拉关系”?

1、情感的力量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最基础的纽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关爱与理解时,他们更愿意敞开心扉,接受引导。这种基于情感的沟通,能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2、信任的建立

“拉关系”意味着建立信任。

当孩子信任我们时,他们会更加愿意遵循建议,而不是仅仅因为害怕惩罚而表面上服从。

这种信任关系,能够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帮助,而不是回避问题。

3、个性的尊重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拉关系”,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个性,从而制定出更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案。

二、如何多跟孩子“拉关系”?

1、倾听与理解

倾听是建立关系的关键。

当孩子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我们应该耐心倾听,尝试理解孩子的立场和情绪。这种倾听和理解,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

2、关爱与支持

关爱和支持是建立关系的基础。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与他们共同面对挑战。

3、共同参与

共同参与是加深关系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参与家庭或学校的活动,如做饭、打扫卫生、参加运动会等。

这些活动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一员。

三、少跟孩子“讲道理”的原因与替代方法

1、原因分析

过多的讲道理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被忽视时,他们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教导。此外,讲道理往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激发孩子的实践动力。

2、替代方法

(1)以身作则

我们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

当我们希望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时,自己也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当老师希望学生遵守纪律时,老师自己也应该严格遵守教学纪律。

(2)引导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希望孩子学会独立生活时,可以让他们参与家务劳动;当老师希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答。

小明原本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不听家长的劝告。当他的父母开始尝试与他建立情感联系时,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他的父母经常倾听他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他们还带小明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如爬山、野营等。

在这些活动中,小明逐渐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慢慢地,他开始变得懂事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调皮捣蛋了。

总结:

多跟孩子“拉关系”,少跟孩子“讲道理”是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和信任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这样,教育才能真正达到其应有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和情感的培养。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婷妈alan,国家认证育婴师、家庭教育讲师,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关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