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多场互动都没有看到布林肯的身影,外界传言布林肯或将“退居二线”。美对华班子大调整,拜登这次看来是要动真格了。布林肯真的要“退居二线”了吗?这背后又究竟释放了何种信号?

众所周知,近段时间以来,中美高层之间互动频繁,其中,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奥地利维也纳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会晤,更是一度引起了全球各国的高度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晤的消息公布得非常突然,事前并没有任何风声透露出来。有评论认为,这次会晤的保密工作做得这么好,是因为想屏蔽一切可能会影响到对话沟通的杂音,尤其是在美国政坛内部,对中美关系存在巨大分歧的情况下,谈完再公布,能让双方更好地交换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毅主任和沙利文的这次会面,一度被外界视为中美关系破冰的标志。而就在双方会晤结束没多久,已经空缺了5个多月的中国驻美大使一职也有了新动向。谢锋作为新任驻美大使,于近日前往美国履新,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表示,在谢锋大使抵达美国前,他为其举行了饯行晚宴,双方曾多次就中美关系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谢锋的履新,他表示期待继续和他一起工作。而美国国务院也表示,欢迎谢锋到来,期待未来与谢锋及其团队的合作。

有美媒认为,从中美两国之间的互动来看,中美关系可能会迎来“破冰”,美国总统拜登此前在G7峰会上表示“中美关系很快破冰”的预测似乎正在验证。然而,有细心的媒体表示,在中美之间的多场互动中,却始终不见国务卿布林肯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布林肯身为美国国务卿,他可以说是美国外交战线的1号人物。因此,他在中美互动中“隐身”,可以说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现象,透露出不同寻常的信号。外界猜测,他可能已经在美国对华班子中“退居二线”,面临被换下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拜登团队中已有多位官员辞职,其中,专门负责“中国组”的美国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沃特斯(中文名华自强)宣布离职,并于6月底完成交接工作。据悉,所谓的“中国组”就是“中国事务协调办公室”,该部门于去年12月创建,主要职责是美方宣称的“管理中美竞争”。此外,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已经宣布将于今年夏季离任。白宫中国事务高级官员罗森伯格也在不久前宣布了离职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官员无一不是负责对华事务的政府高官,对华班子大调整,这可能意味着拜登真的要动真格了。有评论认为,自拜登上任以来,就采取了对华强硬的政策,而在不断打压中国的过程中,美国自身也陷入了种种困境,比如美国国内愈演愈烈的债务危机等。时至如今,美方想要度过这些困境,加强与中方的合作,可以说是必然的选择,因此,美方可能不得不修改其对华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段时间,美国积极寻求和中方高层进行接触,多次向中方递出橄榄枝,结合美国政坛的人事变动,很难说这仅仅只是巧合。在中美关系有望破冰的前提下,这些对华鹰派官员被替换,也就不难理解了。未来一段时间里,中美关系能否找到某种平衡,两国之间如何处理竞争关系,将影响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对此,不管是对新任驻美大使谢锋还是对美国即将上任的其他官员来说,这都是一个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