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37年,日军加紧了侵华的脚步。

国难当头,为了促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红军接受了改编,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但是蒋介石一直以来都十分痛恨共产党,根本不愿意放开芥蒂共同御敌,只给了八路军4.5万的人员编制。

而当时的红军已经发展到了将近8万的规模,如果接受改编,那么就意味着还有三万多人没有去处。

蒋介石为何只给我军4.5万的编制?剩余人员毛主席又是如何安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改编人数

一直以来,蒋介石都容不下红军,容不下共产党。

甚至大敌当前之时,蒋介石心中首要的任务也是剿灭共产党。

第五次反围剿,蒋介石获得了一时的成功,红军被迫踏上了长征路,元气大伤。

这让蒋介石非常满意,认为剿共取得了七成的胜利,接下来可以将重心放在抗日工作上。

为此,蒋介石希望能够获得国际援助,尤其是苏联的援助。

这不仅可以获得抗日所必须的支援,还能借助共产国际的力量牵制我党,将剩余的红军全部收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从1935年开始,我党就开始秉持共产国际的主张,宣传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事情。

不过那个时候,由于蒋介石对我党的狠辣,以及在抗战上的不作为,许多人一直都主张“反蒋”抗日。

这更让蒋介石恨得牙痒痒。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国共合作成为了大势所趋。

蒋介石抵挡不了这样的浪潮,但是他想的依旧是以自身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对红军实施“招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蒋介石派代表向我党传达了他的“合作蓝图”:

中共取消苏维埃政府,领导人可入职国民政府,红军改编接受国民政府的统一领导,改编之后奔赴蒙古抗日。

并且,蒋介石还希望中共能够作为桥梁,方便他来向苏联要援助。

我党代表反问,改编之后的红军与中共是什么关系呢?

国民党代表支支吾吾,说“队伍应当统一编制”、“党与军有区别”,红军应当去蒙古开辟新的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腔的野心丝毫不加掩饰,这是要将我党千辛万苦打下的基业拱手送给蒋介石,还要成为他索要援助的工具。

最终下场就是跟其他蒋介石的非嫡系部队一样,送到形势最严峻的地方充当炮灰。

这个过程中,蒋介石只需要付出一些不起眼的军饷。

蒋介石算盘打得啪啪响,我党根本不可能同意。

但是当时我党刚刚经历长征,实力尚且不足以与国民政府直接对抗,只能做一些让步。

为此,我党放弃了“反蒋”的口号,同意放弃“苏维埃”的名字,将红军编入国民革命军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党提出的要求只有一点,保持红军原本的人员编制,继续由我党领导

但是这就让蒋介石大为光火,他很早就跟苏联人说过,“不允许一个政党拥有军队”。

因此在我党提出和谈条约的时候,蒋介石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他只允许红军留下三千人,其余军队立即解散,部队师级以上领导免职,出国留学,半年之后才能回来。

红军的领导权归属问题,已经成为了国共两党和谈的核心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拉锯式谈判

蒋介石想尽办法让红军脱离共产党,送到蒙古去当炮灰,我党坚决要求保留独立领导权,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又展开了拉锯。

1936年,彭德怀领导发动山城堡战役,以少胜多歼灭国民党一个旅,这让蒋介石不得不考虑妥协。

他将红军编制的人数改到了三万人。

但是蒋介石依旧要求改编之后的红军接受国民政府领导,根本就不把共产党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毫无和谈的诚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国共双方就红军领导权问题谈判的时候,张杨在西安发动政变,扣押蒋介石,逼他抗日。

颐指气使的蒋介石遭逢突变,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他不得不低头,重新开始和谈。

周总理接到张学良的电报之后,立刻赶往西安参与谈判,得到了蒋介石方不再攻打红军、给予红军经济援助的承诺。

后续双方在改编红军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是在红军人数上,双方又开始了拉锯。

我党最开始提出的是将红军改编为一路军(路军是高于军的一级编制)四个军十二个师,待遇按照国民党中央军来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二个师按照每个师一万人来算,大概是12万人的编制,然而其实当时红军总人数也就在七八万左右。

所以,这个方案就是等着蒋介石来讨价还价的。

果然,蒋介石毫不犹豫地否决了这个方案,根本就不同意红军改编为一路军,他只给两个师的编制,一共八个团,大概一万五千人。

砍得太狠了,我党也不同意,毛主席提出了五万人的方案。

双方你拉我往纠缠了很久,后来我党从大局出发,为了尽快改编红军早日抗日,再一次做出了让步。

1937年3月8日,双方达成“三八协议”,红军编三个师,一共四万五千人,待遇跟国军一样。

事情到此本应当尘埃落定,但是没想到蒋介石又开始搞幺蛾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出尔反尔

原本按照三八协议,红军已经开始着手改编事宜,事到临头蒋介石反悔了。

他坚持只给红军两个师的编制,而且不允许共产党设置指挥部,两个师的军官都由自己委派。

原本说好的“服从统一指挥”,被他曲解成“服从一切命令”,要求红军唯命是从,还对停止进攻红军一事绝口不提。

还要求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离开红军,进入国民政府任职。

一系列要求,根本就是要求我党把红军送给他,毫无合作诚意。

在提出这些条件的时候,蒋介石派出的代表自己都心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来,谈判又陷入了僵局,蒋介石心心念念要夺取红军领导权,这种情况下,双方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洽谈。

好几次谈判,最终都卡在了“领导权归属”的问题上。

但是,日寇并不会给蒋介石僵持的机会,1937年7月7日,日军迈出了全面侵华的脚步。

国难当头,事态紧急,毛主席一面命令红军做好脱离国民党自己改编的准备,一面给蔡元培等颇具影响力的名人写信。

而周总理则不断拜会国民党的地方实权派,由他们出面向蒋介石施加压力。

于是,蔡元培跑到南京政府门口绝食抗议,冯玉祥等地方军阀不停地劝说蒋介石尽快完成红军改编。

蒋介石被逼得没有办法,只能答应,但是他还是贼心不死,炮制出一个“黄白案”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一眼就看出来,蒋介石还是想吞了红军,于是坚决拒绝,谈判又一次僵持住了。

蒋介石还妄想着日寇不会太过分,所以注意力一直都在红军身上,故意找茬,想收编红军为己用。

但是事态的发展并没有如蒋介石所料,日寇喊出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

这个时候,他终于松口给了红军番号,同意了之前被否的“三八协定”。

8月18日,蒋介石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可如今的问题是,蒋介石只给了4.5万人的编制,剩下的三万多人,该何去何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八路军诞生

按照蒋介石的意思,其他人要么加入国民党军队,要么直接遣散。

但是这都是红军辛苦发展来的有生力量,断不可能轻易放弃,这也是对红军将士感情上的伤害。

人肯定是要留下的,正式编制拿不到,只能钻点空子。

在谈判中,我党提出了设立保安队的想法,这属于地方民兵组织,当然不算在4.5万人当中。

这能解决一万人的编制,只是蒋介石不同意。

这条路走不通,只能想点别的办法,毛主席最终做出了四个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设置独立团。

八路军一共三个师,改编的时候,在每一个师下设一个独立团,三个独立团塞进了几千人。

这三个独立团国民政府不承认,但是不耽误他们跟着抗日御辱。

其次,扩大直属部队。

按照国民革命军的架构,师一级的编制可以有直属的特种营,比如骑兵营、工兵营等等,可以不算在4.5万人里。

所以,八路军改编的时候把不少原红军塞进了这些直属营里,把每一个营都塞成了团的规模,上万人就有了着落。

这样一操作,表面上4.5万人的编制,实际上应当有六万多人被编了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组成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留守后方开展大生产运动,稳固根据地。

八路军强行扩充了编制,这下军饷就成了问题。

虽然国共合作中有一条,蒋介石要按照国民党军队的待遇给八路军发放军饷,但是不用想也知道,他一定会想办法推脱。

他在给八路军编制的时候就抠抠搜搜的,八路军三个师都是最低等级的丙种师,每个师只能有两个旅。

所以,军饷是肯定指望不上蒋介石的,这种情况下,只能自力更生了。

于是,肖劲光临危受命,留守延安,发展生产,为革命保留火种。

在这里,抗日军政大学如火如荼地开办着,暂时没有办法上战场的将士们,就留在延安,一边学习,一面自己动手开荒种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一项措施就是精简人员。

红军经过一连串的战争,不少人都留下了伤残,很难再上战场,不如留守后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此次编制名额有限,所以在改编的时候,便没有将老弱病残编入八路军,而是将他们安排到了更加合适的位置上,为前线士兵提供后勤保障。

这样一来,多出的三万多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蒋介石并没有停止过打压共产党的想法。

当初在给八路军番号的时候,蒋介石就开始动手。

三个师的番号是115师、120师、129师,都是原来东北军的番号,因为战败而被蒋介石找理由撤了。

何应钦觉得,这三个番号“晦气”,于是就提建议给了八路军,蒋介石欣然应允。

这也就是恶心人一下,没有实质影响,我党也不在乎,威名是打出来的,又不是靠“好彩头”得来的。

但是没过多久,蒋介石又要改“八路军”的番号,改成“十八集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起来好像就是改个名,但是实际上,蒋介石此举用心险恶。

八路军直属国民革命军第二总机动部队,十八集团军属于第二战区战斗序列,前者是正常的新编部队番号,后者是战时编制。

战时编制,顾名思义,就是战争时期临时设立的编制,等到战斗结束,随时可以取消。

这摆明了就是打算过河拆桥的。

我党当时名义上隶属国民政府领导,对于蒋介石改番号的命令不好直接回绝,于是在给政府的公文上写“十八集团军”,但是私下只用“八路军”的说法。

面对外敌,蒋介石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私心算计,这些国民党反动派背离人民,注定失败。

而我党为了拯救民族危亡,面对刁难依旧以大局为重,以抗敌为先,最终带领革命走向胜利,这才是人民选择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1]贺吉元.八路军改编纪实[J].档案时空,2006(7):12-14.

[2]张家康.红军改编八路军的艰难历程[J].党史博采(上),2012(2):13-16+36.

[3]肖菊梅,赵洁岩.抗日军政大学生产劳动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3(1):118-122.

[4]王志刚.八路军、新四军番号的曲折来历[J].党的生活(黑龙江),2010(8):46-47.

[5]金中.八路军番号之争的秘闻[J].福建党史月刊,1991(5):43-43.

[6]中国军网:八十年前:红军改编八路军鲜为人知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