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局势升温,马科斯政府请求与中方对话;这一次,中方连提三个要求,释放信号相当强烈。一边炒作南海局势紧张,一边请求与中国对话的马科斯政府究竟意欲何为?面对愈演愈烈的南海岛礁之争,中方又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随着首届美日菲三边领导人峰会“尘埃落定”,南海局势再度升温,成了美国和盟友遏制打压中国的前哨阵地。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毕竟早有美国官员公开表示,峰会达成的多项措施就是为了针对中国,尤其是针对中方在南海水域的一系列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这段时间在南海问题上做出的挑衅行径,表明菲方正努力扮演好美国遏华的“工具”角色,借此换取拜登政府经济、军事支持。从外媒发布的消息来看,虽然愿意配合美国“遏华”,但菲律宾政府开出的条件一点都不低,不仅需要美方将“钢铁般坚定”的防务承诺、落到实处,还想在峰会期间与美方达成1000亿美元的对菲投资协议。

只不过马科斯有点高估自己身价了,美日两国开出的“价格”,只是在菲律宾的港口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供支持,帮助菲方建立“吕宋经济走廊”。或许是因为没得到想要的答案,获得了美日两国防务承诺的同时,马科斯政府再度将目光瞄准中国,表示希望在同中方保持沟通对话畅通,避免南海局势升温,不再发生冲突、水炮等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马科斯政府一边在南海、东海和台海问题上配合美日抹黑中国,一边寻求同中方对话呢?有分析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马科斯的另一番表态中找到线索,那就是菲方认为、美日菲的合作项目,与中国在菲律宾的投资没有关联,不会产生不利影响。透过这个表态,也可以看出菲方寻求同中方对话并不是为了管控仁爱礁、黄岩岛现地局势,而是为了稳住中国对菲律宾的投资。

鉴于中国是菲律宾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也是菲律宾出口业的最大市场之一,马科斯政府虽然有意倒向美国,但并不想和中方彻底“脱钩断链”。要知道,菲方向美国要的那1000亿“报酬”、拜登政府并没给,三边经贸合作的优先级、也远低于安防合作,为讨好美国而彻底“得罪”中国,对菲律宾来说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也正因如此,马科斯才请求同中方对话,避免美日菲三边合作、破坏本来就“岌岌可危”的中菲关系。

对于菲方的所作所为,中方这次提出了三个要求,要求菲方先拿出诚意、再来跟中方商讨后续对话合作问题。这三个条件就是尽快拖走非法“坐滩”军舰,恢复仁爱礁无人、无设施原状;向“坐滩”军舰运输生活物资补给,必须事先向中方通报,经现场查验无误后再实施运补;不许向“坐滩”军舰运输违禁建筑材料,不得试图在仁爱礁上建设、固定设施和永久哨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中方开出的三个条件来看,要恢复中菲对话并不难,只要菲方将之前做出的承诺一一落实就行。中方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与菲方妥善管控南海分歧,并为此作出不懈努力。如果菲方有意管控现状,就该停止拉拢域外势力介入南海,停止越界挑衅中方主权红线,只有这样双方才有交谈的空间,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