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的现状究竟如何,未来几年里会有怎样的表现?

近期收到的读者提问里围绕燃油车现状与未来的话题最多,有一部分燃油车用户和准车主对于燃油车的信心在逐步减弱,所以期望得到一些能够提振信心的解答;然而实事求是的解读这个话题,其真实答案只会印证甚至加重这些读者们的担忧。

燃油车已然进入不进则退的阶段,用明日黄花来形容并不过分,在与新能源汽车的对决之中败局已定。

参考数据:

2024年4月份的汽车零售销量同比下降2%,该数据体现出的看似是乘用车市场增长乏力,实际体现出的是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交替过程中市场用户的观望情绪;因为4月份的燃油动力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下跌19%,所以结果则是新能源汽车在增长而燃油车确实在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1

为什么燃油车的销量会下降呢?

在盘点一二季度上市的燃油动力新款车型之后不难得出答案,燃油车销量下滑的原因是不进则退——“不进”指的是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技术已经不再进步,从年初再到北京车展,再到五月份推出的改款或新款燃油车全部都是在“烫剩饭”,发动机的技术几乎全部没有升级!这不需要太多的佐证,感兴趣的汽车爱好者只需要看一看这些车的发动机参数即可,结果必然是从机型到参数都没有变化。

燃油车的两大关键总成是发动机和变速箱,在发动机不变的前提之下,变速箱自然也不会变;主流类型无非是横置6/8/9AT和7DCT,中、高端燃油车则以纵置8/9AT为主,唯有奥迪还在用纵置DCT,日系汽车一直以来都以CVT为主,只有马自达用AT然而还是只有六个前进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前看这样的动力传动系统会感觉新鲜,甚至会对部分DCT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可靠性产生质疑,然而十年后还是这些东西就不会再有任何质疑,有的只会是乏味之感。

或者用另外两个词来概括也可以,比如:

  • 腻了
  • 缺乏新鲜感

且不论汽车,即便是婚姻还有七年之痒的说法,之所以会有七年之痒无非是一成不变令人感觉无聊和乏味,一成不变就是没有新鲜感,过于平淡了;可是以合资汽车品牌为主的燃油车阵营里有许多车型的技术迭代就是那样的一成不变,现在的新款车型几乎都是在“套娃”。可是在设计理念方面显然是新能源汽车更加前卫,新的设计潮流理念也是这些品牌在引领,所以燃油车的“套娃战术”也行不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2

只有持续进行技术升级才能改变燃油车的现状,但是技术已无从升级。

燃油车搭载的发动机是内燃式热机,这种发动机已经无从升级;内燃机最基础的类型是自然吸气,终极类型是涡轮增压,再没有其他技术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燃油燃烧效率,这是内燃机原理与结构决定的结果。

从材料方面着手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陶瓷材料,但是制造成本又过于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即便采用特殊材料也只能让内燃机的效率勉强超过50%,电动机的极限却能达到97%以上,可以说内燃机不论如何去努力都无法接近电动机的标准;现在的电动汽车只有两个缺点,那就是储能电池的密度还不够高,安全性能也不够强,但是在这一技术领域里总还在不断的突破,是可以看到持续进步的。

竞争对手在不断进步与完善,自己已经没有再提升的空间,这一进一停就是燃油车的不进则退,败局已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现阶段绝大多数燃油动力汽车制造商均已停止内燃机和变速箱的技术研发投入,这些车只能不断的“套娃”,可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达,越来越多的汽车用户获得了深入了解汽车技术的渠道;所以这些能看到燃油车发展停滞的汽车消费者必然会对其逐渐失去信心,燃油车只是在拖时间。欧美和日韩汽车市场的燃油车淘汰速度会偏慢,因其汽车产业的基石是内燃机;而国内燃油车汽车产业基础与之相比并无优势,于是就会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建设,国内淘汰燃油车的速度或许会超出预期的快,如果诸如大众、通用、宝马、奔驰、丰田、本田等知名海外车企在2024年下半年里持续占有率缩水趋势的话,仅燃油动力乘用车型的淘汰应当会在2030年以前。

未来还会用内燃机的乘用车预计只会剩下顶级跑车,其次则是摩托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和Auto编辑,欢迎转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