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战海

日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用一张图,给某些“健忘”的日本人上了堂历史课,根据决定二战后世界秩序的关键文件《波茨坦公告》,日本领土仅限于本土四岛以及中美英决定的岛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波兹坦公告中有关日本领土的条款)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海内外热议,进一步来看,根据《波茨坦公告》的第8款内容,日本对琉球群岛没有主权和管理权,琉球问题有必要获得全世界的关注,而琉球的独立问题,也应该重新提上日程了。

在互联网上,有不少呼唤“琉球回归中国”的内容,但琉球到底是属于日本还是属于我们中国?这个历史值得深究。从地理上看,琉球群岛在台湾岛和日本之间,但从历史上看,琉球群岛和中国的历史接触更早也更亲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春莹)

要追根溯源的话,“琉球”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的隋朝。当年隋朝的史书中就出现了“流求国”的字眼。到了唐朝,著名的远渡日本传道僧人鉴真的著作中也记录过琉球。而日本关于琉球的记载,则从公元8世纪左右的平安时代才开始,比中国晚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琉球当地的建筑风格,受到了中国和日本的影响)

此后,从明朝开始,琉球群岛上的3个国家“南山、中山、北山”都分别向明朝称臣纳贡,明朝还将元朝末代皇帝的次子流放到琉球群岛,可见当时明朝对琉球有一定的控制权。之后几十年里琉球发生多次“政权更迭”,但唯一没变的就是他们都承认是明朝属国,纳贡一直没有中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琉球国王的画像,和明朝服饰非常相似)

直到1609年,日本德川幕府默许萨摩藩入侵琉球,并要求琉球向日本称臣。签订了《掟十五条》,当时明朝正值万历帝当政,无意处理琉球的问题。直到清军入关后,琉球依然以“大清属国”自居,并保持向清朝纳贡。

到了1872年,日本直接宣布吞并琉球,当时清朝经历了2次鸦片战争,根本无暇帮助琉球,而且闭关锁国的清朝本就对琉球不甚重视。到了8年后的1880年,由于琉球作为“大清属国”,直接被日本吞并有损国格,因此清朝派人和日本谈判,本来要将琉球分成南北两部分,日本、清朝各自占据一部分作为领土,但双方没能达成最终协议,直到甲午海战爆发后,清朝战败,割让了台湾澎湖,更不要提琉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琉球文化中也习用中文)

最终琉球变为日本的“冲绳”,直到二战期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明确指出日本的国土范围需要收缩到日本本土四岛,日本的所有“海外领土”全部被剥夺,自然也包括琉球群岛。

然而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美国对抗苏联的桥头堡,琉球被作为让日本“卖力干活”的奖赏,在1951年中方代表没有出场的情况下,美国和日本单方面签署《旧金山和约》,决定将琉球“归还”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在冲绳的军事基地)

美国能做出这个举动,实际上跟当时蒋介石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当年关于琉球群岛的处置时,蒋介石摇摆不定,不反对美国和中国“共管琉球”,但又没有下定决心将这些变成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只是挂在口头,而美国自然也不客气,一口气吞下整个琉球,将其托管,并最后直接做了“顺水人情”送给了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琉球人希望获得独立,不希望美国驻军)

而这一决定遭到了琉球人的坚决反对。琉球本土民众希望获得一个独立建国的身份,而不是作为日本的一个“县”,但这些在美国的干预下,都没有成功。如今,琉球人的独立运动多次遭到了日本的打击。但华春莹的这次“提醒”,让不少琉球人兴奋不已,能够“拨乱反正”,让琉球恢复“独立建国”,可能只能依靠中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