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名便利店品牌罗森近日宣布,预计将于7月24日正式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结束其长达24年的上市历程。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这家在全球拥有超过2万家门店、在中国市场也已深耕近30年的便利店巨头而言,此次退市究竟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罗森此次退市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与日本电信巨头KDDI达成战略合作的重要一环。早在2019年,KDDI就已经与罗森展开资本合作,并于今年2月正式宣布将对罗森发起要约收购。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公示信息,本次交易完成后,罗森将成为KDDI与三菱商事共同控制的企业,双方各持股50%。而在收购过程中,罗森的股票也将从交易所退市,不再进行公开交易。

对于罗森而言,此次与KDDI的合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引入KDDI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罗森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门店运营效率,并拓展线上销售等新的业务方向,以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而对于KDDI来说,收购罗森则是其布局零售领域、打造全场景生态的重要一步。

作为日本本土知名便利店品牌,罗森在中国市场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1996年在上海开设首家门店以来,罗森已在中国拥有超过6000家便利店,业务范围涵盖上海、重庆、辽宁、北京、湖北、广东等多个省市。在2023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便利店百强榜中,罗森以6330家门店位列第五,是唯一进入前五的外资品牌,领先711、全家等其他知名便利店品牌。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