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刚发出邀请,欧盟方面就迫不及待给中国“立规矩”?面对挑衅,中方的回应很直接,释放信号值得西方国家思考。欧盟方面又给中国立了什么“规矩”?对此,中方又是如何回应的?

8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通话,双方就加强中欧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王毅外长表示,中方欢迎博雷利于今秋率队访华并举行战略对话,为两国高层会晤做好政治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年内两度计划访华又两度搁置的博雷利来说,中方发出的邀请无疑是相当“珍贵”的。要知道,虽然德、法等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相继出访北京,在双边合作问题上取得了不小收获,但中欧关系仍处于紧张状态。

此次中方主动向博雷利伸出“橄榄枝”,诚邀其为中欧关系和双方合作发展贡献力量,无疑也为中欧关系“解冻”开了一个好头。正如王毅外长所说,中欧要开展更多机制性对话,把过去三年缺失的交流功课补回来。

只可惜中方拿出了“诚意”,欧盟方面却没给出对等回报,反而迫不及待地给中国“立规矩”。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在采访中称,中欧贸易关系处于高度不平衡状态,中国市场并未“真正”向欧盟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东布罗夫斯基斯看来,中方在双边贸易中拥有巨额顺差是因为中方对欧洲输华商品设置了“贸易壁垒”,这让欧洲商品难以在中国市场打开销路,也让中方从欧洲国家手中攫取了巨额利益。那么,事实真是如此么?

从海关部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前七个月,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为3.22万亿,其中对欧出口2.08万亿,自欧盟进口1.14万亿,收窄超10%。这意味着中方在双边贸易中的确处于顺差地位,但导致顺差出现的原因却没那么简单。

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欧贸易顺差是产业结构、产业分工、贸易方式以及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客观结果。长期以来,欧洲企业都将中国视作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致力于在华深耕发展,这足以证明中方并未对欧盟企业设置壁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透过这番简洁有力的回应,不难看出中方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是问心无愧的。事实上,中方从未执着于对外贸易顺差,如今的贸易额走势也是国际市场大环境决定的。尤其在欧盟主动收紧对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情况下,欧盟国家的出口额上不去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分析人士指出,欧盟高层边打着“去风险”的旗号对华行“脱钩”事实,边指责中方在贸易活动中对欧设限,难免给人一种颠倒黑白、本末倒置的感觉。正因如此,中方向欧盟亮明立场——想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就应该取消对华出口限制。

要知道,不论是妄图将中方排挤出全球芯片供应链之外,对华断供光刻机,还是叫嚣着要在稀土等关键矿产上减少对华依赖,都会对双边贸易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而只有营建一个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加深中欧企业合作,才能让贸易关系保持稳定,让中欧经贸合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言之,在东布罗夫斯基斯放言要找到与中国合作的方式时,欧盟高层想的不该是9月份举行的“声讨中国”大会,而是如何将出口额提上去。毕竟外贸交易额收紧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欧盟国家正在以“脱钩断链”的方式将本国企业推入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