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原总一郎与舛添要一的对话,不知会否成为日本各界正视中国崛起的一次契机?一位日本前高官以亲身经历道出的事实,那些不愿接受的日本人,可还要继续装聋作哑?一句"中国已把我们远远甩在身后",道尽多少无奈与惊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唏嘘的认知差,难以接受的现实

近日,日本前厚生劳动大臣 舛添要一与政治新闻评论家田原总一郎进行了一次对话。一番话听下来,田原总一郎想必内心五味杂陈。年过七旬的舛添,竟如此直率地表达出对日本现状的忧虑。正如他所言,不少日本人对中国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印象,以为中国还是那个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的国度。殊不知,中国正以他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崛起。人家发展到哪一步了,有些人却还固步自封,抱残守缺。那些对中国崛起视而不见的人,不妨扪心自问:我们和人家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然,承认自己已然落后,心里的滋味定然不好受。可现实就摆在眼前,非要捂住眼睛当鸵鸟,又有何用? 与其逃避现实,不如勇敢面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清差距,才能激发奋进的动力。

触目惊心的领域,振聋发聩的见闻

舛添要一此番中国行,带回的见闻着实令人震惊。就拿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来说,在中国,它们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街头随处可见,甚至比燃油车还要常见。反观日本,电动车还是个稀罕玩意儿,少之又少。再看汽车导航系统 ,中国的技术之先进、体验之流畅,也非日本可比。不得不承认,在这些领域,中国确实将日本甩在身后,而且是远远地甩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触目惊心的差距,足以让那些固守成见的人清醒过来。他们是否还要继续自欺欺人,装聋作哑?事实和数据,从来都是最有说服力的。有识之士大可像舛添要一那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拥抱这个时代。否则,只能如困兽般原地踏步,直至被淘汰出局。

差距何以拉大?根源值得深思

中日差距,何以会被拉大到这般地步?反思这一问题,对日本寻找出路大有裨益。或许,日本社会的保守思维难辞其咎。他们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早已落伍于时代。与之相比,中国人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锐气与拼劲,正是弯道超车的致胜法宝。不改变观念,再多的教训也无法唤醒迷途的人。

另一个值得玩味的原因,或许要追溯到日本社会的集体自卑心理。那种对西方的盲从,对自我的否定,何尝不是前进的桎梏?反观中国人,自信而不自负,善学而不媚外。这种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国家富强的底气所在。由此观之,文化自信对于一个民族的振兴,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2022中国日本GDP对比

对日本而言,走出困境,必须革故鼎新,敢于直面问题。唯有如此,方能激发民族复兴的澎湃动力。毕竟,一个不承认问题的民族,注定难有出头之日。作为曾经的亚洲老大哥,希望日本能尽快觉醒,重拾昔日的荣光。

一个民族的命运,系于每一个国民的觉悟。在大国崛起的浪潮中,还有多少人甘愿做缩头乌龟?拨开眼前的迷雾,直面残酷的现实,扪心自问、奋发图强,难道不比逃避问题、原地踏步更有出息?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信息:《日前高官访华后惊呼其实中国远超日本》-- 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