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里翱翔的俊美黄胸鹀,河水中嬉戏的中华秋沙鸭,山林间漫步的帅气拉步甲……青山绿水环绕的皖南宣城,大家不知不觉间发现,人类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多年未见的中华穿山甲、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市出现,宁国市发现国家级极小种群保护物种象鼻兰,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宣城得到有效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秋沙鸭(央广网发 宣城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就在不久前,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宁国、泾县两地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阶段性成果显示,宁国市调查到鸟类14目37科94种、两栖类2目8科16种、爬行类3目7科13种,泾县调查到鸟类16目34科128种、两栖类2目7科16种、爬行类3目9科18种;其中,就包括刚刚提到的中华秋沙鸭——一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EN)等级的珍禽。

据宣城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宣城通过建立的34个各类自然保护地和13个国有林场,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优良生态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宣城开展扬子鳄栖息地生态修复263公顷,2019年以来野外放归扬子鳄1500条。同时,该市在清凉峰、广德泰山等自然保护区建立多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密切关注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状况。值得一提的是,宣城在安徽“两个率先”实施野生动物损害保险赔偿全覆盖,2023年保险理赔1480起案件,赔付资金372万元,有效减轻了群众损失。(东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