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作业区,随着一艘煤炭运输船靠泊在煤炭泊位上,万吨煤炭通过流程化系统自堆场一路顺畅,被输送至自动化装船机后,精准高效进入船舱。

“从传统上水煤接卸到如今流程化吞吐,煤炭业务的跃升,是日照港加快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站在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智能运营中心的监控屏幕前,日照港一公司生产调度室党支部书记、主任宋伟感慨。

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以来,日照港持续放大“煤”优势,做足“煤”文章,致力构建大通道、打造大枢纽、畅通大循环,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动能。

优布局释放改革发展新活力

2019年,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将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放在发展重要位置。作为我国“西煤东输、北煤南运”的重要沿海港口、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中转基地,日照港主动靠前,加快生产布局优化调整,在石臼港区稳步推进东煤南移、南散北集,将煤炭等大宗散货作业功能逐步调整到距离城区10公里以外的南作业区,打造全国首个退港还海生态修复工程——海龙湾,昔日煤堆场变为金沙滩,为日照的碧海蓝天增添勃勃生机。

此后,日照港立足长远,纵观全局找准布局调整的目标和定位,坚持集中统一谋划推进,积极探索符合现代化、流程化作业要求,满足集约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最优路径,在深入统筹分析港口资源的基础上,打破货种界限,统一生产指挥,统一货源管理,以流程作业重新贯通管理架构,打造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生产新模式。

2022年,日照港迎来国务院支持建设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的重大机遇,为传统煤炭业务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更大空间。

强动能构建“智慧+绿色”新生态

走进日照港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作业区,流程长龙纵横交错,各种大型机械林立,偌大的码头和堆场几乎看不见作业人员的身影,却运转自如、高效顺畅。

在距离作业现场一公里外的石臼港区南区智能运营中心,几名工作人员正通过自动化操作平台,远程监控现场煤炭装船流程上的堆取料机作业情况,宽阔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堆取料机和皮带机运输货物的画面以及设备运行的数据,作业现场实现了无人化。

依托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带来的机遇,日照港按照智慧绿色思路实施产业升级,开创了全球规模更大、货种更全、工艺更强、集约化程度更高的全自动化智慧绿色大宗干散货码头作业新模式。建成10大类、50余台(套)的自动化装卸设备,实现“翻—堆、取—装”等装卸工艺全流程无人化;打造“重来重回、互联互通、流程简约、工艺完善”的流程体系,实现三区联动,场场均可兼顾煤、矿、焦多货种作业,灵活统筹码头资源,实现柔性生产。在流程化赋能下,今年一季度,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作业区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18.8%。

以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日照港在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作业区内构建了全流程、立体化的智能环保管控体系,利用物联网技术联动的环保设备可实时监测粉尘浓度,实现堆场智慧喷淋;大机自动上水,通过悬臂喷洒抑尘剂;皮带智能清扫,全过程控制粉尘源……环境管理不断向智能化、集约化、精细化转变,用“智慧”让港口绿意更浓。

畅循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在石臼港区南区流程化堆场,随着中控室发出取料指令,取料机斗轮将一吨吨煤炭安全撒落在平稳运行的皮带上,通过石臼港区南区至电厂管带机输煤流程,上水煤炭可全封闭“一站式”输送至日照华能电厂,为客户提供了更高质量、更低成本、智慧绿色的港口物流运输服务。

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以来,日照港以煤为“媒”,充分发挥“供应链枢纽”功能,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延伸服务链条,助力货畅其流。

携手山西焦煤集团打造全国首个千万吨级炼焦煤配煤基地,一键完成从原料煤选择取运到配煤装船的全部生产过程,实现“智慧港口+智能配煤”;携手世德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日照港世德港航有限公司,集聚双方优势资源,打造更高效率、更优质量的煤炭供应链综合服务;组织瓦日线上下游客户座谈会,签订晋陕豫区域铁路疏港运输互保协议,助力山西、陕西煤炭供应链畅通;以全国煤炭交易会在日照举办为契机,与煤焦客户签署合作协议,携手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和交易平台建设……

“日照港是全国最大的焦炭中转港,也是我们最信任的合作伙伴,在日照港开展业务我们省心也放心!”一名来自山西的焦炭客户由衷地感慨,“山东港口成立以后,日照港变化巨大,集疏港、生产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业务办理更加简便快捷,服务链条也越来越完善。”

面向未来,日照港将聚焦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建设,构建更加完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助力煤炭运输“大通道”高效畅通,为山东港口“三大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煤炭市场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9450,邮箱:nengyuanwang@126.com,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